-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工作面基本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井上下及煤层对应关系
1、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15102回风顺槽。
2、巷道用途:
15102工作面的回风、行人等工作。
3、地面位置:
该工作面位于井田西南部,北坡村以西。
4、巷道施工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
15102回风顺槽设计长度800m,沿15#煤层顶板掘进,服务年限与15102工作面一致。
附图一:巷道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 工作面上下左右四邻关系、采掘情况及影响
1、井下位置:东为15101工作面,南为井田边界,西为15102运输顺槽,北为一采区胶带巷。
2、井上位置:位于北坡村以西,工业广场以南。地表均为开阔的山地,井下四邻对该巷道掘进无影响。
第二章 水文地质情况
第一节 煤(岩)层赋存
煤层
情况
描述 煤层厚度(m)
3.55-4.55
4.07 煤层结构 煤层倾角(度)
1°—15°
较简单 开采煤层 15# 煤种 贫煤 稳定程度 稳定 15号煤上距9号煤约36.42m,煤层厚度3.55~4.55m,平均4.07m,为稳定型可采煤层,含1~2层夹矸,岩性泥岩、炭质泥岩,一般位于煤层上部,夹矸总厚度0.04~0.50m,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老顶为K2灰岩;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岩。 第二节 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以往巷道掘进所揭露的地质情况分析,本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不会遇到大的地质构造。
第三节 预测瓦斯、火、煤层情况
瓦 斯 绝对涌出量为0.25m3/min,具有爆炸性。 煤尘爆炸性 煤尘具有爆炸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 自燃倾向等级Ⅱ级,自燃。 地 温 未发现地温异常 地 压 未发现地压异常 第四节 水文地质情况
该巷道的主要含水层为太原组K2石灰岩,根据以往巷道掘进揭露的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巷道在掘进过程中,K2灰岩的含水层可能会通过巷道顶板冒落及导水裂隙带向巷道涌水,涌水量不大。在掘进过程中,及时把巷道的积水通过水泵排出井外。
根据以往巷道掘进过程中揭露的水文情况分析:巷道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小窑开采遗留下的旧巷,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水情监测,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第三章 巷道布置情况
第一节 巷道简述
1、15102回风顺槽在15#煤层内,设计长度为800m。从一采区辅助运输巷90米处向南开口,开口方位角205°04′0″,沿煤层顶板施工。
2、正常施工巷道设计断面呈矩形,断面尺寸为净(宽4.5m×高3.5m),断面面积15.75m2。
3、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局部顶板破碎、过采空区或陷落柱等情况,采用锚杆网片+11﹟矿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断面尺寸为(上宽4.2m,下宽5.0m,高3.5m)。
第二节 施工顺序
掘进方式为综掘,采用一次成巷的方式。
第三节 巷道中腰线布置
在巷道开口处放一组中腰线,中线不少于3根,间距不少于2m,巷道掘进20m后安装激光指向仪控制巷道走向,地测科要定期校核激光指示仪。
第四章 巷道支护
第一节 支护设计结论说明
根据《山西长治县雄山沟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初步设计》巷道支护设计。15102回风顺槽设计断面呈矩形,采用锚杆、锚索、网片联合支护,特殊情况下,采用11#工字钢架棚支护,能够满足巷道支护。
第二节 临时支护
1、前探梁计算:
1.1、掘进工作面空顶内的顶压,可根据普式公式计算:
?P=2ra/f P—顶压, KN/m?
f—冒落拱范围内顶板岩石坚固系数,取6;?
巷道跨度之半,a=2.25m;?
r—冒落拱范围内顶板岩石容重,取r=25KN/m3?
?P=2×25×2.25/6=18.75KN/m
1.2、依据作业规程要求,掘进工作面使用3根前探梁,则每根前探梁所承受的载荷为P/3,即6.25KN/m,掘进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为1.2米,则每根前探梁上的线载荷为q=7.5KN.?
1.3、前探梁的力学模型可简化为一悬臂梁,可计算出前探梁的最大弯距为M=q/3×X=7.5/3×1.2=3KN/m,
q=前探梁上的载荷7.5KN X=最大控顶距1.2米。
1.4、前探梁所承受的最大应力为φ=M/W,W为前探梁的抗弯模量,经计算W=25.8×10-6m3。?
φ=3KN/m?/(25.8×10-6)m3
?=116MPa?
而钢管的容许应力[φ]=180MPa,>116MPa?,所以3根前探梁满足支护要求。
采用吊挂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前探梁用3寸的钢管制作,长度不小于3m,吊挂间距按照锚杆间距布置,不得少于三根,用钢制吊环固定在顶部锚杆上,每根前探梁不少于二个吊环。吊环用配套的锚杆螺母固定,前探梁最大控制距离1.2m,前探梁上方用木料或楔子接实顶板,接顶木板规格为:3500mm×3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面向省内外招生物理试卷详解.doc
-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详解.doc
- 2008至2014中考物理汇编20.3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详解.doc
- 2009届高三英语新课标的词汇分类练习详解.doc
- 2009年高考地理热点大盘点 - 成长博客CERSP BLOG教师详解.doc
- 3066故障诊断与排除详解.doc
- 2009年高三语文名校重点班总复习讲解—现代文阅读考点突破详解.doc
- 16949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详解.doc
- 2009年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浓缩版)详解.doc
- 21322掘进工作面规程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