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免疫印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十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ing) 组成 十二烷基磺酸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蛋白质转印 固相免疫测定 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中三种物理效应: ①样品的浓缩效应 ②凝胶的分子筛效应 ③一般电泳分离的电荷效应 电泳分离的电荷效应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由于SDS和巯基乙醇作用,使得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还原,氢键、疏水键打开,SDS按1.4gSDS/lg蛋白质的比例结合到蛋白质多肽链分子上,形成SDS—多肽复合物。 十二烷苯磺酸根带负电,使各种SDS—多肽复合物都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它的量大大超过了 蛋白质多肽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多肽分子间原有的电荷差别 同时,在水溶液中,SDS—多肽复合物具有近似的形状(长椭圆棒状),并且不同SDS—多肽复合物的短轴长度趋于一 致,而长轴与分子量成正比。这样,SDS—多肽复合物,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率,不再 受蛋白质多肽原有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只与其分子量有关,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与迁移率成线性关系 凝胶的分子筛效应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acry1amide,简称Acr)和交联剂亚甲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1amide,简称Bis)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 凝胶聚合时所形成的微孔影响了不同SDS—多肽复合物电泳时的迁移率,即所谓的分子筛效应。微孔的大小由于Bis和Acr的比例和凝胶的浓度决定。 凝胶的浓度与有效分离范围: 样品的浓缩效应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用一种不连续的缓冲液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凝胶分为低浓度的成层胶和较高浓度的分离胶,配制凝胶的缓冲液也有不同的pH和离子强度。 当电泳时,凝胶中样品里的SDS多肽复合物沿移动的界面迁移,在分离胶表面形成了一个极薄的层,极大地浓缩了样品的体积 材料 电泳装置 垂直板电泳槽(水平) 电泳仪 NC膜、Whatman 3MM滤纸 试剂 A液—30%丙烯酰胺储存液 B液 —1.5mol/L Tris-HCl分离胶缓冲液(pH8.8 ) C液 — 0.5mol/L Tris-HCl浓缩胶缓冲液(pH6.8 ) D液 —双蒸水 E 液 — 10% SDS F液 —四甲基乙二胺(TEMED) G液 — 10﹪过硫酸铵 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 、上样缓冲液 、印迹电泳缓冲液 、封闭液 、脱色液 方法 SDS凝胶的制备 SDS贮备液(试剂中的A~F液)按比例制备 分离胶(T=12%) 浓缩胶(T=5% ) 灌胶 灌分离胶 分离胶溶液迅速灌注 ,留出灌注浓缩胶所需的空间(梳子长加1cm) 灌浓缩胶 分离胶聚合完全,灌入浓缩胶并立即插入Teflon梳子(避免气泡)移出梳子,用去离子水洗加样槽 上样、电泳 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样品与上样缓冲液按1:1的比例混合后,100℃加热3min 加样 样品10μl/孔,无蛋白质样品时用上样缓冲液代替 电泳 恒流电泳 ,分离胶中电压提高,溴酚蓝标记移至底部时终止电泳。 印迹电泳 电泳完毕,切胶,剪与胶等大的1张NC膜及6张滤纸 凝胶、NC膜、滤纸、海绵衬垫用印迹电泳缓冲液浸湿 按图所示装好印迹电泳装置,注意蛋白质转移方向 - +,除去膜和滤纸间的气泡 免疫学检测 封闭 加一抗 洗膜 加二抗 洗膜 加底物 试验记录 * * 摇育过夜 摇育2h (3次,每次10min ) 摇育1h *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