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教学大纲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 剂 学》教学大纲 教学要求和内容   绪言   【要求】   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2.了解方剂学的发展概况。   【内容】   1.方剂学概念、性质、任务、地位及重要性。   2.方剂学的发展概况及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3.学习方法和要求。 上篇总论    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   【要求】   1.掌握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熟悉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各法的涵义、作用、适应范围等)。   【内容】   1.明确方与法的关系,方以法为指导,法以证为依据,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八法的涵义、作用、适应范围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   【要求】了解历代有关方剂的分类方法及其主要代表著作。   【内容】介绍七方的基本涵义,了解以病证、病因、脏腑、治法(功能)等各种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要求】掌握组方原则与方剂的运用变化,突出方剂的配伍意义及君、臣、佐、使在组方中的指导作用。   【内容】   1.掌握君、臣、佐、使的涵义及其在组方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2.掌握方剂运用变化的三种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    第四章 剂型和用法     【要求】1.了解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与临床意义。 2.掌握汤剂的煎法    3.熟悉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内容】 1.介绍中医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剂的制作方法、特点与临床意义及浸膏、冲剂、胶囊剂、注射剂、导剂、坐剂等简要内容。    2.煎煮汤剂的用具、用水、火候以及先煎、后下等基本知识。   3.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附录:古今用量考证   简介历代度量衡的计量方法及其与现代用量的折算概率。 下篇各论    第一章 解表剂     【要求】   1.熟悉解表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3.熟悉:柴葛解肌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升麻葛根汤和香薷散。   4.了解大青龙汤、三拗汤、参苏饮、再造散、大羌活汤。     【内容】   1.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的代表方剂。   (1)阐明麻黄汤、三拗汤、麻杏甘石汤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麻黄与桂枝、麻黄与杏仁、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意义,特别是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的变化,对其功用的影响。   (2)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配伍,组成,解表和营法的组方原理,以及服法对该方功用的影响。进而阐明桂、芍的用量比例变化对其功用的影响。   (3)九味羌活汤以辛温香燥之品发散风寒湿邪,配伍黄芩、生地以清里热,主治风寒夹湿而兼有内热之证,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方法。   (4)香薷散以辛温解暑之香薷配伍行气化湿之厚朴,功在祛暑解表,化湿利中,主治夏月感寒之暑证。   (5)小青龙汤中麻、桂与芍药的配伍意义,姜、辛、夏与五味子的配伍意义,尤其应阐明白芍、五味子在方中的重要作用。   (6)银翘散与桑菊饮皆为辛凉之剂,由于用药与配伍不同,一者偏于透表,一者偏于宣肺,并区别桑菊饮与麻杏甘石汤的主治病证。   (7)败毒散与参苏饮皆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说明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以及二方组成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偏于解表、偏于理肺的区别。   第二章 泻下剂     【要求】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大承气汤、温脾汤、大枣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   3.熟悉:济川煎、黄龙汤。   4.了解: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五仁丸、增液承气汤、禹功散:   【内容】   1.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寒下、温下、润下、攻补兼施、逐水的代表方剂。   (1)通过三承气汤的讲述,明确大黄与芒硝;大黄与厚朴、枳实;硝、黄与甘草的配伍关系。大承气汤泻下与行气并重,其功峻下,适用于痞、满、燥、实具备的阳明腑实证;小承气汤无芒硝,枳、朴、用量亦轻、其功轻下,适用于痞、满、实之证;调胃承气汤中硝、黄并用,但无枳、朴、且入甘草,用功缓下,适用于燥、实而无痞、满之证。三方的煎服法对功用峻缓亦有影响。并阐明大承气汤?quot;釜底抽薪通因通用寒因寒用具体运用及其适应证候。   (2)通过温脾汤的讲解,阐明组成温下法的原理,明确大黄与附子的配伍关系(包括用量比例关系)。   (3)济川煎以肉苁蓉、当归温肾益精、养血润肠为主,与升麻、枳壳升清降浊相合,此为用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