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燥伤肺的分子制研究
中文摘要
外燥为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部分外感六淫之
一,始载于《内经》,后世医家亦多有论述,或表其象,或辨其性,或论
其方,散载于各类病案及一些理论著作之中。外燥邪气致病广泛,但由于
其特性不如风、寒、暑、热等邪气明显,且易与寒、热、风等邪气夹杂致
病,临床症状常有寒温两种性质,不易与寒、热邪气鉴别,故对外燥致病
的研究不如寒热等邪气全面、深入。本课题拟在已完成的研究基础上,就
外燥概念的辨析,历代医家对外燥的论述、外燥的自然特性及产生、外燥
的季节性、外燥的地域性、外燥的阴阳属性、外燥的致病特点、外燥的传
变规律及病机演变、肺脏相关理论及气象医学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在
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依据外燥的自然特性,建立模拟自然条件下外燥
肺上皮细胞核因子NF-1cB,肺组织黏液基因MUC5AC的影响为切入点,深
入研究外燥伤肺的分子机制,为中医学外燥伤肺理论提供更高水平的科学
实验依据。并对丰富中医六淫病因学研究和指导中医临床起到积极促进作
用。
理论研究
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外燥的各项特性。中医学“燥的概念,是
在对“燥这一现象的长期认识和观察的基础上,基于取类比象的思维而
形成的。因此很难作出精确的、单一的定义,应该从病因、病机、症状等
不同方面分析、理解。古代医家将空气干燥时的tl然现象与人体发病后的
症状特点进行类比,总结出了凡是与干燥气候有关的、具有干燥枯涩、损
伤津液、容易侵犯肺脏等特点的致病因素,就是“燥邪。 “燥是自然
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一,而六气是自然界阴阳二气运动变化
的结果。外燥的产生与年份、季节、地域等密切相关。根据五运六气理论,
金运太过之年“燥气流行∞,容易出现燥气发生过强、变化过快的情况,
产生燥邪致病的情况;木运不及之年木运不及,金克木,所以“燥乃大行”,
燥邪致病的情况也比较容易发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外燥的产生有
了新的内容,人为的“外燥日益增多。现代社会空调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人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更容易产生一个小的“外燥环境。外燥以秋季
为主,四季皆有;于方域则西旺,四方四隅皆可见燥。历代对外燥阴阳属
性争议颇多,有分属阴、阳和两者皆而有之几种观点。外燥邪气致病,其
主要致病特点有五:病变以肺经为主、易伤津液、易从火化、易克伐肝气、
易滞涩气机。外燥侵入人体遵循由外入内、由上到下、由气及血的传变规
律,根据其性质的寒温分别有不同的症状。《内经》提出“燥者濡之骨总
则和“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的治疗大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
上多有发挥。内燥和外燥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区别主
要有:概念属性不同、证候性质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联系主要有两点:
两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临床表现上相互关联。
本课题搜集、整理、分析了历代中医文献中“外燥的相关内容,对
外燥的概念、季节性、地域性、阴阳属性、致病特点、传变规律、自然特
性及其产生、治疗进行了归纳总结,比较系统地完成了中医学“外燥’’理
论研究。
实验研究
方法
各组小鼠在人造气候箱内,参照相关文献,采用“温度一湿度一风综
合刺激法建立模型,实验条件由人工气候箱精确控制。各组分别在第6、
12、18天麻醉、脱臼处死动物后,取标本-80C冰箱备用。
1.肺组织MUC5AC基因表达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2.肺组织NF-KB基因表达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3.支气管NF-1cB活性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
4.肺泡灌洗液中SP-A含量
采用定量ELISA法检测
5.肺泡灌洗液中SP-D含量
采用定量ELISA法检测
6.肺泡灌洗液中DPPC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
结果
其第12天表达水平,高于其第六天水平。
2.NF-K
B基因表达。温燥与凉燥组各时相NF-KB基因表达显著低
于常温常燥组(P0.01),温燥组各时相NF-KB基因表达与常温燥组相
8天
比较有所降低(P0.05),燥组第12天,第1基因表达高于常温燥
组,第6天表达明显增高(P0.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塞因塞用法对模大鼠结肠p物质、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及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pdf
- 基质金属蛋白酶2、12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意义.pdf
- 墓头回提取液对颈癌荷瘤小鼠瘤体及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pdf
- 增损甘露消毒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dgf-bb和ctgf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壮肝逐瘀煎对肝状细胞hsc-t6中bcl-2、bax表达的影响.pdf
- 增液承气汤对津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壮肝逐瘀煎对肝维化大鼠肝组织及肝状细胞akt、xiap因子表达的影响.pdf
- 复元丹加味方对d模型大鼠自由基及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pdf
- 壮药铁包金的资与品质研究.pdf
- 复宫止血胶囊对孕流产大鼠蜕膜组织凋亡及fas、fasl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