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三单元导学助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下历史三单元导学助教案.doc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朝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 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处理朝政;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 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执行削藩政策。 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靖难之役:明太祖死后,燕王朱棣打出“靖难”的旗号起兵,史称 “靖难之役”,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迁都北京:明成祖于1421年迁都北京。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主备人 赖璐华 审核人 孔凉婷 审核时间 2014.1.2 课型 班级 姓名 流程 导学内容 助教策略 (学习随笔) 目标导学 课标内容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明朝的建立;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废丞相,设三司;厂卫制度;八股取士。 重点: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难点:正确理解和认识明朝加强皇权的学习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背景:为了巩固统治, 先后把众多的子孙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 大权。 死后,继位的 看到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下令实行 。过程:在削藩的过程中,北平的燕王 ,打出“ ”旗号,起兵反对 ,史称“ ”。结果:靖难之役以 的胜利告终。 称帝,他就是 。 2.明成祖迁都: 迁都 (改北平为 ):加强 对 的控制。 3.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继续执行 政策。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 ,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 和 。 自主学习的方法 用时5分钟 合作探究 检测 ①建立明朝 ②废除丞相制度 ③建立东厂 ④靖难之役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3、下列迁都中,以加强中央对被控制为目的的是( )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东迁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4、 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拜访明太祖统治后期的政府衙门,那么他不可能如愿的是( ) A.丞相府里热闹非凡 B.锦衣卫的头子召见了他 C.六部长官接见了他 D.拜访殿阁大学士 5、右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 )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时间是( ) A.1368年 B.1405年 C.1421年 D.1433年 7、与燕王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相似的是( ) A.东汉光武帝刘秀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东晋开过皇帝司马睿 8、看图回答问题: ⑴.右图中的人物是谁? ⑵.该人物建国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学 (教)后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说,你有哪些收获?对同学说,你有哪些经验?对老师说,你有哪些困惑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经过:1405年到1433年,七次下次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戚继光抗倭: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又开赴福建、广东剿灭了倭寇。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主备人 赖璐华 审核人 孔梁婷 审核时间 2014.1.2 课型 班级 姓名 流程 导学内容 助教策略 (学习随笔) 目标导学 课标内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南洋开发;倭寇;戚继光抗倭。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郑和下西洋 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学习合作探究 检测 A.美洲?B.印度洋沿岸C.大西洋沿岸? 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在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友好贸易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物品时( ) A.丝绸、茶叶 B.丝绸、瓷器 C.丝绸、药材 D.珠宝、香料 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文中的“他”是( )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