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σ>0,j=m+1,…,n中,若有某个σk对应xk的系数列向量Pk≤0,则此问题是无界,停止计算,否则,转入下一步。 根据max(σk>0)=σk,确定xk为换入变量,按θ规则计算 可确定xl为换出变量。转入下一步。 以αlk为主元素进行迭代(即用高斯消去法或称为旋转运算),把xk对应的列向量 将XB列中的xl换为xk,得到新的单纯形表。重复2-5,直到终止。 二 非线性规划 逗留点方法 1. 无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 函数求极值的问题是最优化的基本问题.对于某一对象,它的控制指标L是控制变量的函数: L =f(u1,u2,…,un) u1,u2,…,un取何值使得指标函数L最大(或最小)? 这是多元函数求极值问题. 二 非线性规划 逗留点方法 1. 无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 对单变量: 是极值点的必要条件. 当 ,极值点之值极小. 对多变量: 是极值点的必要条件. 极值点之值极小的补充条件是二阶偏导数的矩阵是正定的,即行列式Ak(k=1,…n)是正的. Ak的元素 二 非线性规划 逗留点方法 1. 无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 对无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首先根据一阶偏导数确定逗留点,然后用二阶偏导数进行检验是否为最优点。 例:把a(a0)分成三份,使这三份连乘,积为最大。 二 非线性规划 逗留点方法 2. 等式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 目标函数:L(x,u)=L(x1,x2,…,xn,u1,…,um) 约束条件:fi (x,u)=0 (i=1,…,n) 上述问题可将条件极值问题转化为自由极值问题, 将等式约束的n方程,通过解隐函数的方法,将n个变量用其余的m 个变量表示,代入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变成m 个变量的无约束问题。通过逗留点方法可确定最优值。 例: L( x1,x2, u )=x12+2x22+3u f1(x1,x2, u )= x1+3u-3=0 f2(x1,x2, u )=4 x2+3u-12=0 二 非线性规划 逗留点方法 2. 等式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 等式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不通过解隐函数的方法, 直接求条件极值的另一种方法为拉格朗日乘数法。 目标函数:L(x,u)=L(x1,x2,…,xn,u1,…,um) 约束条件:fi (x,u)=0 (i=1,…,n)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二 非线性规划 逗留点方法 2. 等式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 可以证明函数H的逗留点即为函数L的逗留点。 确定逗留点的条件为: 二 非线性规划 逗留点方法 3. 不等式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 目标函数:L(y)=L(y) 约束条件:fi (y)?bi (i=1,…,n) 上述问题可通过松弛变量将不等式转化为等式: fi (y)+vj2-bi=0 然后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有: 二 非线性规划 逗留点方法 3. 不等式约束情况下的极值问题 逗留点的必要条件: 因为: vj2= bi - fi (y) 即 故条件极值可描述为(也称Kuhn-Tucker条件): 二 非线性规划 直接方法 求非线性规划的逗留点方法在变量和约束条件较多时,计算量大。另一种方法可采用直接搜索方法。 直接搜索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初始值,计算目标函数,然后变动一下给定值,看目标函数是否朝有利的方向变化,一步一步搜索,直到找到最优解。可以写成: 直接搜索方法有一阶梯度法、二阶梯度(牛顿)法以及一些智能算法。 二 非线性规划 直接方法 1.一阶梯度法 2.二阶梯度法 三、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把多阶段决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多阶段决策问题是根据问题本身的特点,将其求解的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将问题划分为许多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在它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作出决策,并且在一个阶段的决策确定以后再转移到下一个阶段。动态规划遵循的是Bellman最优性原理,该原理为:作为一个全过程的最优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对于最优策略过程中的任意状态而言,无论其过去的状态和决策如何,余下的诸决策必构成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管材安装合同范本(12篇).docx VIP
- 滇人版 七年级 第九册 第10课 文件合并与超链接课件.pptx VIP
- 古镇商业运营与旅游开发思路.pptx VIP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pdf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形考作业(五)配置DNS服务实训.docx VIP
- 高钾血症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xx河防洪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新解读《GB_T 17934.3-2021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冷固型平版胶印》最新解读.pptx VIP
- 简式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中英文).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