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 芯片切割 芯片贴装(die mount/bonding/attachment) 目的:实现芯片与底座(chip carrier)的连接. 要求: 机械强度 化学性能稳定 导电、导热 热匹配 可操作性 打线键合技术(WB)影响因素: 金铝金属间化合物(AuAl2或Au5Al2)是主因; 线材、键合点与金属间化合物之间的交互扩散产生的孔洞; 其他,键合点金属化工艺与封装材料之间的反应,亦可生成金属间化合物。 凸块式载带TAB;单层载带可配合铜箔引脚的刻蚀制成凸块,在双层与三层载带上,因为蚀刻的工艺容易致导带变形,而使未来键合发生对位错误,因此双层与三层载带较少应用于凸块载带TAB的键合。 凸块式芯片TAB,先将金属凸块长成于IC芯片的铝键合点上,再与载带的内引脚键合。预先长成的凸块除了提供引脚所需要的金属化条件外,可避免引脚与IC芯片间可能发生短路,但制作长有凸块的芯片是TAB工艺最大的困难。 电子封装密度比较 凸点芯片焊区多层金属化 各类倒装焊工艺方法的比较 转移成型技术的优缺点 技术和设备成熟,工艺周期短,成本低,几乎没有后整理,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塑封料的利用率不高,使用标准的框架材料,不利于应用到较先进的封装技术,对于高密度封装有限制 对于成型工艺,最主要的问题是引脚变形。对于PTH装配,由于引脚数较少且较粗,基本没有问题。对SMT装配来讲,尤其是高引脚数目框架和微细间距框架器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引脚的非共面性(lead non Coplanarity)。 造成非共面性原因: 工艺过程处理不恰当 成型后降温过程引起的框架翘曲 2.8 切筋成型 切筋工艺是指切除框架外引脚之间的堤坝以及在框架带上连在一起的地方;成型工艺则是将引脚弯成一定形状,以适合装配的需要。 切筋成型通常是两道工序,但同时完成(在机器上)。有的公司是分开做的,如Intel公司。先切筋,然后完成上焊锡,再进行成型工序,其好处是可以减少没有上焊锡的截面面积,如切口部分的面积。 第二章 封装工艺流程 2.9 打码 打码就是在封装模块的顶面印上去不掉的、字迹清楚的标识,包括制造商的信息、国家、器件代码等。最常用印码方式是油墨印码和激光印码两种。 第二章 封装工艺流程 油墨打码 工艺过程有些像敲橡皮图章,因为是用橡胶来刻制打码标识。油墨是高分子化合物,是基于环氧或酚醛的聚合物,需要进行热固化,或使用紫外光固化。油墨打码对表面要求较高,表面有污染油墨则打不上去。另外油墨也容易擦去。为了节省生产实间,在模块成型之后先打码,然后将模块进行固化,也就是塑封料和油墨一起固化。粗糙的表面油墨的粘附性好。 激光印码 利用激光就是在模块表面写标识。现有激光打码机。激光打码最大的优点是印码不易擦去,工艺简单。缺点是字迹较淡。 2.10 元器件的装配 元器件装配在基板上的方法有两种: 波峰焊(Wave Soldering),波峰焊主要在插孔式PTH(plated through-hole 镀金属通孔)封装型元器件装配,表面贴装式SMT及混合型元器件装配则大多使用回流焊。 回流焊也叫再流焊(其核心环节是利用外部热源加热,使焊料熔化而再次流动浸润以完成电路板的焊接),是伴随着微型化电子产品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焊接技术,它最适合表面贴装元器件,也可以用于插孔式元器件与表面贴装器件混合电路的装配。 第二章 封装工艺流程 回流焊工艺流程: 丝网印刷焊膏-贴片-回流焊 其核心是丝网印刷的准确性。贴片元器件是通过焊膏固定的。回流焊是在回流焊设备中进行的。将贴好元器件的电路板进入再流焊设备,传送系统带动电路板通过设备里各个设定的温度区域,焊膏经过了干燥、预热、熔化、冷却,将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第二章 封装工艺流程 回流焊的焊接原理: 当PCB进入升温区(干燥区)时,焊膏中的溶剂、气体蒸发掉,同时,焊膏中的助焊剂润湿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焊膏软化、塌落无铅波峰焊、覆盖了焊盘、回流焊元器件端头和引脚与氧气隔离→计算机B进入保温区时,PCB和元器件得到充分的预热,以防PCB突然进入焊接高温区而损坏PCB和元器件→当电脑B进入焊接区时,温度迅速上升使焊膏达到熔化状态,液态焊锡对PCB的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润湿、扩散、漫流或回流混合形成焊锡接点→PCB进入冷却区,使焊点凝固。此时完成了再流焊。 按加热方式的不同,分为气相回流焊(焊剂(锡膏)在一定的高温气流下进行物理反应达到SMD的焊接;因为是气体在焊机内循环流动产生高温达到焊接目的,所以叫“回流焊)、红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