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生理课件.ppt

第五章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生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种肌肉组织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比较 思考题: 1.肌原纤维的主要结构以及蛋白构成情况? 2.试述骨骼肌的收缩机理? 3.试比较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收缩过程中Ca2+的作用? 4.简述骨骼肌收缩的横桥周期的主要过程? 5.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形式? 6.单收缩、强直收缩 7.试比较心室肌、单位平滑肌和骨骼肌三种肌肉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8.试论述在神经肌肉标本中,当神经受到一阈上刺激时,是如何引起肌肉收缩的?(阐述这一生理现象各个环节产生的机理及离子机制) 第五章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生理 第一节 骨骼肌生理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构成,肌原纤维由高度有序排列的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被膜状微管结构(肌管系统)所环绕 一、骨骼肌的结构特征 1、肌原纤维(myofibril) (一)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1)粗肌丝:20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组成   肌球蛋白(myosin) 头部-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向M线摆动,具有ATP酶活性。 (2)细肌丝 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肌钙蛋白(troponin:C、T、I ) (二)骨骼肌的肌膜系统 外膜系统+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肌管系统 横小管:细胞膜 纵小管:光面内质网-肌质网,在Z线附近膨大成终池 相邻的两个终池+横管:三联管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一)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兴奋-收缩耦联:指肌膜的电变化与肌节的机械缩短之间所存在的中介性过程。    Ca2+是兴奋-收缩偶联的启动因子:10-7→10-5,与肌钙蛋白的C亚基结合。  兴奋-收缩耦联中,横管的作用是将肌膜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传入肌细胞内部;纵管(肌质网)终池的作用是贮存释放和再积聚Ca2+;三联管结构的作用。  (二)肌丝滑行学说  主要内容:肌肉收缩(时),肌小节缩短,是细肌丝(肌动蛋白丝)在粗肌丝(肌球蛋白丝)中间主动滑行的结果。收缩时,肌小节中的粗肌丝与细肌丝的长度均未发生变化,只是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在向粗肌丝中央滑行时,增加了其与粗肌丝重迭的区域,因此H区的宽度减少直至消失,甚至出现细肌丝重迭的新区带,相应肌小节的亮带也变窄。 (三)横桥周期 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扭动、解离的循环过程 1.静息状态:横桥水解ATP成ADP和Pi 2.Ca2+释放,TnC与Ca2+结合,暴露位点,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 3. ADP和Pi解离,释放能量,横桥摆动,拖动肌动蛋白细肌丝向M线移动 4.横桥摆动结束,ATP结合横桥,解除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的链接。 T小管上的DHPR构型改变,激活RYR,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肌浆中的Ca2+↑ TnC与Ca2+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 其信息通过TnI传递给TnT 原肌球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深陷于肌动蛋白的双股螺旋沟中 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横桥结合 横桥ATP酶激活 ATP分解释放能量 横桥向M线方向摆动,拖动细肌丝向粗肌丝中滑行 肌肉收缩 暴露出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 动作电位传导到T小管,导致横管膜电变化 动作电位由神经细胞传递给肌细胞 肌浆中的Ca2+↓ Ca2+与TnC结合解除,其构型复原 原肌球蛋白回到横桥和肌动蛋白分子之间的位置 阻碍两者相互作用继续进行 肌肉舒张 肌肉舒张: 三、骨骼肌收缩的机械特性 (一)肌肉收缩的形式和特性 肌肉收缩的形式: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和伸长收缩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收缩时肌肉的长度几     乎不发生变化,张力却增加 等张收缩(isotornic contraction):收缩时肌肉的张力几     乎不发生变化,肌肉的长度缩短 伸长收缩:伸肌的一种收缩形式。 (二)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1、单收缩: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 不完全强直收缩(ineomplete tetanus) :当动作电位出现 的频率较高时,未完全舒张的肌纤维将进一步缩 短,出现了多次收缩的总和,得到一条锯齿状收缩 曲线,也叫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eomplete tetanus):当传来的动作电位的 频率更高时,肌纤维持续收缩而不舒张,得到一条 平滑的收缩总和曲线,叫完全强直收缩 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 :产生完全 强直收缩所需要的最低刺激频率。 2、单根肌纤维收缩的总和 (三)肌长-肌张力关系 前负荷(preload):负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