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环境学论文解析.doc
建 筑 环 境 学 论 文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1203
学号:12403200336
姓名:杨德毅
2014年5月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酸雨就是其中一个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由于现在酸雨的危害日益严重,酸雨也成为世界各国头疼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十八世纪开始人来开始了一场大变革——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着人们开始由手工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也标志着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工业的重要变革;这次变革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工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人们的生活走向富足,但也是由于工业的产生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日益恶化,让我们的生活出现了挑战,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含硫、氮等元素的燃料,向环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雨水的PH值持续下降从而造成酸雨。
酸雨的成因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酸雨可使土壤发生物理化学性质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酸雨落地渗入土壤后,使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结构。酸雨使植物营养元素从土壤中淋洗出来,特别是Ca、Mg、 Fe等阳离子迅速损失,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土壤中某些微量重金属可能被溶出,如Ni、Al、Hg、cd、Pb、Cu、Zn等,在植物体内积累或进入水体造成污染,加快重金属的迁移。特别是土壤中到处都存在铝的化合物,在pH一5.6时,土壤中的铝基本上是不溶解的,但pH一4.6时铝的溶解性约增加1000倍。酸雨造成森林和水生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土壤中的铝在酸雨作用下转化为可利用态,毒害了树木和鱼类。
(3)过量酸雨的降落,造成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下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氨化、硝化、固氮等作用,直接抑制由微生物参与的氮素分解、同化与固定,最终降低土壤养分供应力,影响植物的营养代谢。酸雨对土壤的影响是积累的,土壤对酸沉降也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所以在若干年后才会出现土壤酸化现象。
水体的影响
水体是各种水生生物的重要生活环境,天然水体对酸雨有一定的自动缓冲调节作用,这种缓冲作用有一定的度,一旦降落到天然水体的酸雨超过水体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改变水体原有的性质,导致水体恶化,从而导致水体生物的生存危机。天然水体被酸雨污染过后,水体的碳酸氢盐逐渐被硫酸盐所取代,碳酸氢根(HCO3 ̄)浓度降低,硫酸根(SO?2?)浓度上升,水体被酸化。水体的酸化是水生生物分解作用减弱,直接影响C元素和营养盐的正常循环,改变整个水体生态系统。
酸雨对建筑物的损害
酸雨对建筑的损害时显而易见的,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建筑材料变脏, 变黑, 影响城市市容质量和城市景观, 被人们称之为 “黑壳”效应。酸雨对人类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得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几率增加。酸雾,也会影响人体健康。铜陵市上空常年笼罩着酸雾水汽,酸雾对人的呼吸道有剌激作用,可使呼吸道内径狭窄,阻力加大,使人咳嗽、胸闷、鼻塞。每遇低气压天气,人有明显身体不适的感觉。患有慢性眼结膜炎、慢性鼻炎、鼻粘膜充血、咽部充血等症状的人不适感会较多。自1980年以来,酸雨的酸性强度和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PH年均值保持在4.5与5.0之间,年发生频率在4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高达60%。甚至降水中的PH值最低时只有3.13!酸雨使空气浑浊,腐蚀性强,使各种设施损坏加速。酸雨使水源变质,对水体的影响严重,农村多数地区存在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防治,也就是要控制住酸雨。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 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 使用固硫的型煤, 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 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 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 培育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减少SO2的排放:如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1.pdf VIP
- 課程设计---四工位机床.doc VIP
- YAESU 八重洲 FT-8900R 四频段FM车载台 说明书.pdf VIP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HG_T 4196-2011 化学试剂 十水合碳酸钠(碳酸钠).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齐白石徐悲鸿备课岭南版.ppt VIP
- (高清版)DB32∕T 1702-2010 电力用户变电所运行规程 .pdf VIP
- 服装造型点线面.pptx VIP
- 十一自然资源配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