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经济学(产业布局与集群).ppt
Prof. Kong Lingcheng * Prof. Kong Lingcheng * 主讲教师:孔令丞 博士 教授 工作单位:商学院经济系 联系方式:kong7137@ 电 话公共信箱:cyjj Password:c306c306 产业经济学 * Prof. Kong Lingcheng * 第十一章 产业布局与集群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一、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 产业在一定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的空间状态 市场经济下,产业布局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实现空间布局的最优化; 计划经济下,产业布局服从国家战略和政府意志,实现在空间布局上的战略性配置。 产业布局要在政府对公共环境的适当考虑下,由市场来引导产业的空间选择、空间转移、空间联系。形成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Prof. Kong Lingcheng *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冯 杜能 ,1826) 理论前提 城市位于中心,是商品唯一市场 农产品运费和重量与到市场距离成正比 最优区位选择:利润=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最优布局:根据市场、交通等因素可以确定:农作物轮作制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 ,1929) 核心思想 区位因子(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决定生产区位 法则 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力区位法则、集聚法则 * Prof. Kong Lingcheng *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二)近代区位理论 从追求运输成本最优转向市场最优 1. 贸易边界区位理论(费特) 企业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这又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 Prof. Kong Lingcheng * 费特的贸易边界区位理论图解 * Prof. Kong Lingcheng * A企业的市场 B企业的市场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二)近代区位理论 2. 一般区位理论(俄林) 主要思想: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由供求决定 禀赋不同且要素不可替代,导致不同地区生产的密集程度不同。 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 Prof. Kong Lingcheng *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二)近代区位理论 3.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 主要思想:中心地等级序列:城镇作为“中心地”想周边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规模和级别与其服务半径成正比,与其数量成反比。 级别高的中心地还包含有多个较其低级的中心地。 * Prof. Kong Lingcheng * 中心地理论模式 * Prof. Kong Lingcheng * 中心地理论模式 模式要点: 一个服务点的服务范围为圆形。多个同级中心地,圆形之间就会出现空挡,空挡地区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务。如果不留空挡,圆形市场区转变为最稳定的六边形空间结构市场区。形成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 模式1:中心地以最大的市场服务区为出发点。 模式2:中心地分布应以交通为最优原则。 模式3:中心地应以行政职能为最优原则。 * Prof. Kong Lingcheng * 4.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理论内容 单个企业最初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鉴于价格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企业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圆锥体。 更多工厂介入形成了圆外空挡,圆与圆之间的空挡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 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的关系的节点区 * Prof. Kong Lingcheng * * Prof. Kong Lingcheng *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三)现代产业区位理论 1. 增长极理论(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 理论基本点 :(1)一定规模的城市;(2)存在主导部门;(3)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理论内涵:经济增长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其物质载体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 增长极形成与发展过程会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 Prof. Kong Lingche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