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杂多化合物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元杂多化合物资料.ppt

* * 多元杂多化合物 多酸化学 —— 研究对象是同多和杂多化合物。 由同种含氧酸根离子缩合形成的叫同多阴离子,其酸叫同多酸。 如:MoO42-——Mo7O246-,WO42-——W7O246- 由不同种类的含氧酸根缩合形成的叫杂多阴离子,其酸叫杂多酸, 如:WO42- + PO43+ —— PW12O403- HPW12O40就是经典的杂多酸——12钨磷酸。 研究内容: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如:异丁烯水合制叔丁醇采用的催化剂 是12-钼磷酸 ——“成为世界瞩目的先进工艺”。 国际上被认为有五个多酸研究中心:美国、 中国、前苏联(俄罗斯)、法国和日本。 20年代生物化学家吴宪合成 2 :18系列杂多化合物的方法,至今仍被各国引用。 复量旦大学顾翼东教授 南京大学戴安邦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郑汝骊教授 第一节 多元杂多化合物 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 一、多元杂多化合物的定义 多元杂多化合物是指在阴离子中,除氧原子外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组成元素的杂多化合物。 如:[PMo12O40]3- [PMo9V3 O40]6- H3PW12O40·nH2O 反荷离子 杂原子(中心原子) 配原子(多原子) 结晶水 二、多元杂多化合物的发展简史 1826年J.Berzerius成功合成第一个杂多化合 物——12-钼磷酸铵,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 。 1864年C.Marignac真正开拓了多酸研究的新 时代,合成了钨硅酸。 SiO2 : WO3=1 : 12 Miolati-Rosenheim学说,使多酸化学的研究进入到 第二个历史阶段。 1928年意大利Torino工业大学的A.Miolati从对多酸 的电导滴定出发,得到电导滴定曲线拐点的位置,从而 确定钼磷杂多酸含有7个质子,给出分子式为H7P(Mo2O7)6。 Rosenheim是从合成经验出发,他采用乙醚萃取法合 成钼磷杂多酸。得到黄色的钼磷杂多酸后,再向其中加 入胍盐(CN3H5)2H2CO3,从而制得固体钼磷酸的胍盐。 参照Miolati的写法也认为化学式为:H7[P(Mo2O7)6]。 这就是所谓的Miolati-Rosenheim式。 1929年Pauling提出了12系列多酸结构的三维模式 ——多酸“花蓝”式结构设想,使多酸化学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按他的模式钨硅酸和钨磷酸可写成: H4[SiO4W12O18(OH)36]和H3[PO4W12O18(OH)36]。 1934年英国曼彻斯特的Bragg研究小组的年轻物理学者J.F.Keggin,将约含30个水的12-钨磷酸经P2O5脱水得H3PW12O40·5H2O,做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32条尖锐的衍射线,同计算值进行比较,提出了著名的Keggin结构。 —— 在多酸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53年,Dawson测定了K6[P2W18O62]·14H2O的结构,这是2:18系列化合物。后人为纪念他称2:18系列杂多化合物为Dawson结构杂多化合物。 1974年最终确定了1:6系列杂多化合物,它是在1937年首先由J.A.Anderson推测的,称为Anderson结构。 Keggin、Dawson、Anderson和后来报道的Waugh、Silverton、Lindqvist结构一起被称为多酸的六种基本结构。 1902年,Friedheim 和Henderson首次合 成了SiWl0V2 O40·nH2O; 1903年,Allen、Rogers报道了As、W、V 和 P、W、V化合物的合成。 直到1920年我国的化学家吴宪利用酸—乙 醚萃取的方法才成功地合成了具有准确的化学 计量比1:12和2:18系列的磷钼钨多元混配的杂 多酸,同时探讨了它们的氧化还原性质及在分 析化学中的应用。 到了70年代,杂多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高效催化剂应用于工业。 1972年日本率先以12-钨硅酸为催化剂进行丙烯水合化并获成功, 1984年以12-钼磷酸为催化剂异丁烯水合制叔丁醇, 1986年以12-钨磷酸为催化剂,THF制聚氧基四次甲基乙二醇, 1982年以12-钼磷酸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醛气相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等共8个项目成功地投入工业化生产。 杂多酸作催化剂的优点是活性高,选择 性优秀,腐蚀轻微,反应条件温和。 据报道[PTi2W10O4]7+和K6[BVW11O4]具 有抗病毒和抗艾滋病的功能。 第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