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牙体组织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1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章牙体组织精要.ppt

牙 骨 质 概念、分布: 覆盖于牙根表面 颈部较薄,20-50μm 根尖和磨牙根分叉处较厚,150-200μm 是维系牙和牙周组织联系的重要结构。 牙 骨 质 一、理化特性: 颜色 淡黄色 硬度 釉质、牙本质,骨、牙骨质 组织成分:无机物:45-50% 有机物和水:50-55% 牙 骨 质 无机物:钙、磷为主,以磷灰石形式存在 微量元素:F 有机物: 胶原:Ⅰ型胶原—参与牙骨质的矿化 非胶原蛋白:蛋白多糖、骨桥蛋白、骨涎蛋白、纤维粘连蛋白、腱蛋白、牙骨质黏附蛋白、上皮根鞘因子 牙 骨 质 二、牙骨质的分类 根据形成的时序:原发性、继发性 根据有无细胞:无细胞性、细胞性 (补充)近年来,根据细胞分布和纤维来源分五种 1、无细胞无纤维牙骨质 2、无细胞外源性纤维牙骨质 3、有细胞固有纤维牙骨质 4、无细胞固有纤维牙骨质 5、有细胞混合性分层牙骨质 牙 骨 质 三、组织学结构: 与密质骨相似,由细胞和矿化的细胞间质组成。但无哈弗管,也无神经和血管。 1、根据间质中有无细胞分类: 无细胞牙骨质 Acellular cementum 细胞牙骨质 Cellular cementum 牙 骨 质 无细胞牙骨质 Acellular cementum 自牙颈部到近根尖1/3; 紧贴于中间牙骨质表面,主要由牙骨质板层构成 类牙骨质:牙骨质表面刚形成尚未钙化的牙骨质 牙颈部往往全部由无细胞牙骨质所占据。 无细胞牙骨质 牙 骨 质 细胞牙骨质 Cellular cementum 常位于无细胞牙骨质表面,但在根尖部1/3全部为细胞牙骨质。 细胞牙骨质和无细胞牙骨质也可交替排列。 细胞牙骨质 牙 骨 质 牙骨质细胞 体积小,表面有细长突起, 向牙周膜方向伸展。 陷窝:细胞占据空间 小管:突起占据空隙 牙骨质细胞 牙 骨 质 牙骨质细胞: 牙 骨 质 电镜下: 牙 骨 质 牙骨质细胞间质: 纤维: 成牙骨质细胞-平行根面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垂直根面 -穿通纤维perforating fibers -沙比纤维Sharpey fibers 牙 骨 质 牙骨质细胞间质: 基质: 蛋白多糖 矿物质-以磷灰石晶体形式沉积在胶原纤维上 牙 骨 质 2、釉质牙骨质界:Enamelo-cemental junction 60% 30% 10% 牙 骨 质 釉质牙骨质界: Enamelo-cemental junction 牙 骨 质 釉质牙骨质界: ECJ 牙 骨 质 釉质牙骨质界: ECJ 牙 骨 质 2、牙本质牙骨质界:Dentino-cemental junction 牙 骨 质 4、牙骨质的表面特点 纤维束:穿通纤维 吸收区:牙骨质修复 牙 骨 质 5、牙骨质的增龄性变化 随年龄增长,牙骨质表面不规则,有 刺状突起,附着纤维束减少 可见牙骨质小体 牙 骨 质 四、牙骨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强抗吸收能力:正畸牙移动的基础 *继发性牙骨质形成:补偿切缘、咬合面的磨损,修复病理性吸收及折裂 *病理等特殊情况下-牙骨质吸收:如乳牙脱落、肿瘤压迫等 牙本质 (二)透明牙本质 硬化性牙本质 成因:牙本质受磨损、缓慢龋刺激,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矿物盐沉积而封闭小管,使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无明显差异,磨片上呈透明状。 意义:保护牙髓,不因外界刺激而损伤 牙本质 (三)死区 修复性牙本质 死区 死区 修复性牙本质 牙本质 四、牙本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1)牙本质小管内含有来自牙髓的神经,因此牙本质对外界的机械、温度和化学刺激会产生痛觉 牙本质 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 电镜:前期牙本质和靠近牙髓的矿化的牙本质中成牙本质细胞突周围间隙中有神经纤维。 牙本质 牙本质痛觉的感受和传递机制:(一)神经传导学说----- (二)转导学说 (三)流体动力学说 该学说的基础是刺激直接作用于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末梢并传导至中枢。 牙本质 牙本质痛觉的感受和传递机制:(一)神经传导学说 (二)转导学说---- (三)流体动力学说 该学说认为成牙本质细胞是一个受体,感觉可以从釉牙本质界通过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至细胞体部,细胞体与神经末梢紧密相连,得以传导至中枢。 牙本质 牙本质痛觉的感受和传递机制: (一)神经传导学说 (二)转导学说 (三)流体动力学说 (多数人接受) 该学说认为牙本质小管内有液体,这种液体对外来的刺激有机械性反应,受到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