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基础资料.ppt
A B C D 存放浓硝酸 分离水和乙酸乙酯 准确量取9.50 mL水 实验室制取乙烯 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方法 微热法 液差法 外压法 原理 升高装置中 气体的温 度,使气体膨胀 缩小装置中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 增大或减小装置中气体的物质的量 图例 具体操作 塞紧橡胶塞,将导气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 塞紧橡胶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 塞紧橡胶塞,打开止水夹推动或拉动注射器 现象说明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 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不改变 推动注射器之后导管中出现一段液柱,且液面差不改变,拉动注射器试管中产生气泡 纯净物 分离 除去 纯净物 除杂 仪器图形 与名称 主要 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①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 ②加滤纸后,可过滤液体 (2)长颈漏斗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 (1)①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壁,用水润湿,注意不得留有气泡 ②滤纸低于 边缘,液体低于 边缘 (2)应将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气体逸出 漏斗 滤纸 (1)萃取、分液 (2)用于随时添加液体 (1)注意活塞不得渗漏 (2)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由 ,上层液体由_________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1)一般选择与杂质气体反应的试剂作吸收液 (2)装入液体量不宜超过 容积的2/3 (3)气体的流向为: _______________ 下口流出 上口倒出 A B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把不溶性__________进行分离 (1)一贴: 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_____ ____,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_______,玻璃棒轻靠_____________处,漏斗下端紧靠________ (2)若滤液浑浊,需________ 滤纸 漏斗 边缘 玻璃棒 三层滤纸一侧 烧杯内壁 固体和溶 液 重新过滤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物质 (1)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飞溅 (2)当接近蒸干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1)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2)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1)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__ (2)萃取剂与原溶剂__ ______ (3)萃取剂与溶质____ ___ 大 不 互溶 不反 应 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1)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 处 (2)蒸馏烧瓶内要加____ (3)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 ” 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应与物质的分解变化区分,如NH4Cl NH3↑+HCl↑ NH3+HCl NH4Cl 支管口 沸石 下进上出 △ 遇冷 沸点 * 知识梳理 探究高考 练出高分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 弥勒市第四中学化学组 丁向明 直接加热仪器 仪器名称 试管 使用方法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 不超过容积的 1/3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 __________ 略向下倾斜 仪器名称 使用方法 ______ 蒸发皿 浓缩蒸发时要用______ 搅拌 玻璃棒 直接加热仪器 仪器名称 使用方法 坩埚 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把坩埚放在三角架上的______ 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 ,加热完坩埚应放在 _______上冷却 泥三角 坩埚钳 石棉网 垫石棉网加热仪器 仪器名称 使用方法 ________ 圆底烧瓶 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且不少于1/3 仪器名称 ________ 锥形瓶 滴定时液体不超过 容积的1/2 使用方法 仪器名称 使用方法 ____ 烧杯 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名称: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 →注意 验漏 在上方 酸性 强氧化性 碱性 0.01 →名称:___________ 碱式滴定管 →注意 验漏 在上方 碱性 强氧化性 酸性 0.01 酸、碱 酸、碱 漂白 氧化 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 润湿 玻璃棒 中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酸洒在皮肤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能先用水冲洗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