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具结构原理资料.ppt
模具結構原理 与二板模(大水口)相比较﹐在上固定板与母模板之间增加了可定距移动的剥料板﹐可让塑件与料头從两个不同的分型面取出。 定位环 注口衬套 大拉杆 小拉杆 拨块 开闭器 公模仁 公模板 上頂出板 下頂出板 支撐柱 上固定板 剥料板 母模板 母模仁 成品 导柱 回位销 模脚 下固定板 滑块 3﹑三板模(小水口)结构介绍 料头 定位塊 定位块 模具結構原理 4﹑开模过程 常用三板模有三次分型﹐第一次在剥料板与母模板之间﹐第二次在剥料板与上固定板之间,第三次在母模板与公模板之间。 (1)﹑当公模侧起初受到注塑机的拉力时﹐公母模板之间由于装有开闭器﹐而剥料 板与母模板之间没有任何连结和阻碍(多数情况下小拉杆上还装有弹簧)﹐这时在拉力作用下剥料板与母模板首先分开﹐母模板随着公模板一起向后运动﹐运动到设定距离(大于料头长度)时﹐被小拉杆限位块挡住﹐由于母模板随注塑机动模侧继续向后运动﹐这样小拉杆也被带动﹐它又带动剥料板运动一个设定距离(常为8mm)﹐以便将料头打下﹐这个设定距离运动完后﹐小拉杆和母模板都停止运动。 (2)﹑注塑机动模侧继续动模侧向后运动﹐拉力不断增大﹐超过开闭器锁紧力﹐母模板与公模板分开﹐分开到设定距离时停止不动。 (3).在击杆的推动下﹐顶出板带动顶出机构(顶针﹑斜稍等)开始顶出动作﹐将成品顶出(自动落下或由机械手取走)。 模具結構原理 剥料板行程 小拉杆行程 模具結構原理 合模过程 (1)在注塑机的推动下﹐公模侧向母模侧运动﹐若顶出板没有被预先拉回﹐RP最先接触母模板﹐在反作用力下﹐顶出板在RP的带动下回位。 (2)公模板压向母模板和剥料板﹐最后完全合紧﹐注塑机上的喷嘴与模具上的注口衬套密合(为防止喷嘴流涎及拉丝﹐加工中为保持密合),﹐开始注塑。 当顶出板上有拉回(或急回)机构时﹐在合模前﹐顶出板被注塑机(或急回机构)强制回位﹐一般情况也由弹簧力弹回。 这样就完成塑料模具的整个运动周期。 急回机构 模具結構原理 5﹑三板模應用范圍 A﹑一模一穴且要求侧浇口进料或点进浇的大中型成品 如右图所示﹐由于成品较大﹐必需设置图示的横流道﹐因此需用三板模结构方可取出料头 横流道 进浇处 模具結構原理 B﹑一模多穴且求点浇口进料的成品 C﹑一模一穴要求多點進料的成品 平面 剖面 模具結構原理 6﹑三板模的优缺点 A﹑浇口的位置可依成品形状找到最优处 B﹑浇口可以使用针点进浇来自动切断 C﹑流道面积大﹐制品废料多 D﹑模具分模行程大﹐而且不稳定﹐需用较大的成型机 E﹑成型过程中压力损失大 F﹑模具构造复杂﹐价格高﹐容易出故障。 * 3﹑热流道系统的组成部分 : 模具結構原理 4﹑热流道系统胶口类型分类 A﹑阀胶口 以HUSKY為例 模具結構原理 以HUSKY為例 B﹑点胶口 模具結構原理 以HUSKY為例 C﹑直接胶口 模具結構原理 以HUSKY為例 D﹑边缘胶口 模具結構原理 5﹑热流道的选择简单介绍 射出重量﹐塑料材料﹐胶口位置与痕迹﹐ 这三个要素彼此影响﹐共同决定热流道的选择 模具結構原理 七﹑冷却系统﹕ 模具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道﹐模具温度控制器及加热组件等。 一﹑设置冷却水路的作用 1﹑控制模温以提高塑件质量﹐主要表现在﹕对表面光洁度﹑残余应力﹑结晶度﹑热弯曲的影响。 2﹑缩短成型周期﹐成型周期80%要用于冷却﹐模具设计良好的冷却系统对提高生产率十分必要。 3﹑冷卻大型滑動件避免卡死。 模具結構原理 二﹑设置冷却水路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在模具结构及强度允许情况下﹐水孔直径尽量大﹐数量尽量多﹐冷却才会愈均匀 2﹑水路距型腔表面距离应基本一致﹐且不宜太近或太远 3﹑当水路通过两个镶件时要设置“O”形环 4﹑水孔接头应设在不影响操作的一侧﹐最好也不要设计在天地侧。 5﹑水孔不宜排布于螺钉正上方 6﹑水孔距顶针孔﹐入子孔﹐螺孔等不宜太近﹐不小于3mm 7﹑一般不在塑件熔接的地方设置水路﹐避免影响制品强度 8﹑尽量避免从成型面及侧壁打水孔 9﹑水孔不可與任何物件干涉 10﹑澆口﹐熱流道附近應加強冷卻﹐通常可使冷卻水先通過澆口附近 11﹑水路不宜過長﹐保証進出冷卻水溫一般5度以內﹐精密件3度內 12﹑制品较厚的部位应特别加强冷却 模具結構原理 三﹑手机塑模常用水路排布形式 手机塑件都要求很高质量﹐虽然成品小﹐都要排布模仁循环水路以良好控制模温﹐提高成品质量。 冷却水道位置取决于于成品的形状和不同的壁厚,原则上冷却水道应设置在塑料自模具热传导困难的地方,根据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冷却水道应围绕模具的成型的成品,且尽量排列均匀一致 模具結構原理 IN OUT OUT IN IN OUT OUT OUT IN I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