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3 “斯大林模式” 3.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3 考点3 “斯大林模式” 解析 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3 考点3 “斯大林模式” 4.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政府政策的失误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3 考点3 “斯大林模式” 解析 数据表明农村生产出现一定程度的削弱,结合“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这一时间分析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正在确立过程中,实行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的落后,故正确原因是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 答案 C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3 考点3 “斯大林模式” 5. 2014年10月24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领导人的民心指数:“普京61%、梅德韦杰夫54%、勃列日涅夫39%、斯大林28%……”其中斯大林民心指数高居前几位的因素不包括 A.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B.农业集体化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 C.政局稳定,国力提高 D.领导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3 考点3 “斯大林模式” 解析 轻工业落后,农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未有大的改善和提高是斯大林体制长期存在的弊端,故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3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1.赫鲁晓夫改革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个人崇拜 1.赫鲁晓夫改革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2.勃列日涅夫改革 综合国力 重工业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轻巧识记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可归纳为“一、三、四” 一个对象:斯大林模式。 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四点措施:扩大自主权、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承认市场调节、实行政治“民主化”。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主题 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讲史料 史料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1954~1960年,先后开垦4 000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导读 史料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措施即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划线部分表明由于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没有彻底解决粮食问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4 考点4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练史料 史料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