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开发积弊探析——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pdfVIP

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开发积弊探析——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开发积弊探析——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pdf

52 中国地方志 2012年第3期 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开发积弊探析 ——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 潘春辉 提要-清代河西走廊在水利开发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一些不足与积弊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水规不 尽完善、水官徇私舞弊、奸民乱法违规、水规执行不力、水利技术落后、森林破坏水源日稀等。诸多积弊的出 现,直接影响到河西走廊水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清代 河西走廊 水利开发 积弊 河西走廊ff£于我国西北部,夹在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山脉勺蒙古高原南缘隆起的走廊北山 之间,形成一条长约一千公哩、宽数十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该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降水量 稀少,“风高土燥,盛夏易旱”,故“引水灌田,关系极遁”①。清朝十分重视河西走廊的水利建 设,“凡川地之近河者,苟非碱卤均可因势利导,是在司牧者加之意尔,特列水利,非徒明沟洫 遗制,亦为诸郡邑风劝云”②。清朝在河西走廊大兴水利,积极推进河西水利开发,取得了一定 成就。然而随着开发进程的推进,水利建设中的一螳不足及积弊也日益显现,导致该区争水水 案、治水腐败史不绝书。从清代河西地方文献记载看,河两水利开发中之不足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水规不尽完善、水官徇私舞弊、奸民乱法违规、水规执行不力、水利技术落后、森林破坏水源日 稀等。多种因素往往结合在一起,直接影响到河西走廊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关清代河西走廊水利 开发积弊的相关资料,零散存留于清代以来的河西各地方志中,对此学术界尚无专门、系统的整 理与研究③。笔者不揣浅陋,主要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对清代河西水利开发中的积弊展开讨 论,以期对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建设有更全面的认识。 水规不善 河西走廊水资源有限,在农耕需水时节“水贵胜金”,为了能够公平合理的进行水利分配、 防止多占与不均现象,清代河西各县制定了严格的均水法规,明确规定分水的方法、分水的时 刻、违规之人的惩处等方面的内容,即所谓“渠口有丈尺,闸压有分寸,轮浇有次第,期限有 时刻”④。“其坝口有丈尺,立红牌刻限,次第浇灌。”⑤如镇番县水规规定计粮均水,即严格按 ①② (宣统元年)长庚:《甘肃新通志·舆地志》卷一O《水利》,《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557页,兰州古 籍书店1990年版。 ③有关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不足及积弊的相关研究,学术界已有的成果甚少,李并成:《明清时期河西地区 “水案”史料的梳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对明清时期河西地区所发生的水案进行 梳理;潘春辉:《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中国农史》2009年第4期)对清代河西走廊的水 利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做r分析,述及该区水利开发的相关弊病。 ④(乾隆十四年)张瑁美修、曾钧等纂:《五凉全志》卷一《武威县志·地理志·水利图说》,第45页,台 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版本下同。 ⑤(乾隆十四年)张王召美修、曾钧等纂:《五凉全志》卷四《古浪县志·地理志·古浪水利图说》,第473页。 万方数据 清代河西走廊水利开发积弊探析 53 照纳粮数计算各坝的浇水时刻①;东乐县水规为点香分水法,即以点香来计算各坝浇水时刻②; 沙州水规规定按亩分水③;敦煌县为按渠户多寡均水④;高台县则为按修渠人夫均水等⑤。水规 一般刻于石碣之上或记于本簿,存于县署,以保证分水的公平性与水规的严格执行。水规成为解 决河西各地分水、行水问题的基本方式与途径。 然而从文献记载中看,清代河西走廊的水规中亦存有不足与漏洞。如河阿地区多发的争水事 件,“死者、伤者一年之内,不知多少,足见问题之严再与真实性,惟过去之争大都由于方法之 未尽善,分水之未得均匀”⑥。从中可见,水利纷争不断升级、数量不断增多,清代该地区水利 开发的不足有很大一部分源于水规不善。《甘肃通志稿》记载,雍正间甘肃巡抚陈弘谋檄各县修 渠道、广水利,然而在河丽凉、甘、肃等

文档评论(0)

wudixiao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