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瓶掣签立法新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金瓶掣签立法新论.pdf

2012年lO月 西藏研究 No.5 Studies 0ct.2012 第5期 Tibetan 清代金瓶掣签立法撕论 田庆锋王存河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关键词]宗教立法;宗教行为;金瓶掣签;社会公共性 [摘要]宗教行为是信仰者宗教观念、宗教体验的重要外部表现。宗教立法的调整范围应以 宗教行为的社会公共性为依据。“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信仰活动中的重要宗教行为之一,对 清代中国蒙藏地区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清代金瓶掣签立法遵循因势利 导、循序渐进的宗教立法规律,注重宗教立法的方式和技术,以及立法沟通和宣传工作,以护法 降神问题为切入点,较为合理地确立了宗教立法的边界。 [中图分类号]K281.14[文献标识码]A 金瓶掣签立法是清代对活佛转世宗教行 族立法原则之应用,是清朝治理多民族国家 为进行调整的主要法律规范。柳隍祺和邓锐 的一种重要方式。嵋1曲青山认为金瓶掣签是 龄依据档案史料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金瓶掣 清朝全面治藏政策的产物,是对西藏完全行 签立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实践,指出乾隆帝创 使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藏地区大小 立金瓶掣签之本意在于恢复藏传佛教的纯粹 活佛和呼图克图抬高自己身价,给自己罩上 宗教传统,使藏传佛教不受某一政治势力左 神圣光环的一种需要;该制度始终是中央拥 右,最终目的为辑安蒙藏地区,以利于全国之 有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特批权的一个法典依 统一;并进而认为该立法废除了护法降神指 据,并进而依据《番僧源流考》等史料对金瓶 认转世灵童的权力,使蒙藏关系一直保持于 掣签的具体仪式进行了考察。旧1苏发祥通过 宗教范围之内,其立法目的已基本实现。¨J 对乾隆朝以后金瓶掣签立法实践的考察,指 刘广安教授从法学的视角,将金瓶掣签立法 出其在执行过程中掣签地点由大昭寺改为布 置于民族立法的视域中进行考察,认为金瓶 达拉宫,签牌实际仅用满、藏两种文字,抽签 掣签立法是清朝“因俗制宜”、“因地制宜”民 人由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彼此拈定改为 [收稿日期]2012一01一t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中国西部宗教法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820097) 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中国西部宗教法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2CFX010)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田庆锋(1977一),河南洛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律史研究;王存河(1969一),甘肃临洮人,博士、教 授,主要从事民族法、宪法学研究。 29 万方数据 清代金瓶掣签立法新论 由驻藏大臣拈定,并进而认为清政府并未废 活佛转世行为纳入成文法律调整范围之 除护法降神初步指认转世灵通的权力,但他 内。清政府在关外时期对藏传佛教宗教行 并未进行深人研究。Mo陈庆英以历史学的视 为的社会公共性即有一定认识,并已开始 角系统而又详细地对金瓶掣签立法的历史背 立法尝试。崇德三年(1638年),漠北蒙 景、立法目的及其实践予以考察,指出金瓶掣 古各部贵族仍以大国自居,“动以佛教为 签制度在活佛转世认定过程中具有深远影 言”,Mo兴兵构怨,“谋掠归化城”,【刊与清 响,已成为一项历史定

文档评论(0)

wudixiao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