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作探究 徙木为信 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商鞅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徙置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即赏50金,以示不欺。于是商鞅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毛泽东早年在评论“徙木立信”这段故事时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移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是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 《负荆请罪 》 《苏武牧羊》 学生听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说一说,让大家分享。 (1)三个故事各自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苏武牧羊——爱国 徙木为信——讲诚信 负荆请罪——和为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3)列举说明传统美德在现时代的丰富发展 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 航天精神 抗震精神 奥运精神 本节感悟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时,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此殊荣。这是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 加入解放军 .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其作品有《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 《蛙》《生死疲劳》等。 拓展延伸 (1)从莫言的获奖中你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的那些优秀品质? 敬业奉献;自强不息;敢于创新;艰苦奋斗。 (2)你打算如何向莫言学习? 《长城的构造和作用》 有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我们先看看有关长城的两段视频材料 《长城的建筑历史》 长城文化只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中华文化,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灿烂的中华文化 ■知识与能力 中国各族人们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感受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们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重难点 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方法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分析。 自主学习目标: 1、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3、中华文化的组成和特点。 4、中华文化影响。 5、列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3.中华文化的组成和特点。 5.列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大组完成 第三大组完成 第一大组完成 4.中华文化的影响。 第二大组完成 1.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一大组完成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的组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言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中华文化的特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李白的《望天门山 》《望庐山瀑布 》 杜甫的《八阵图 》《江南逢李龟年 》 《登岳阳楼 》 杜牧的《秋夕 》 宋词: 马志远《天净沙 秋思》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关汉卿《窦娥冤》 《西游记》?明·吴承恩? 《水浒传》明·施耐庵、《?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