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声音详解.ppt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声音的产生也停止 探究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的传播形式) 三、声音传播需什么条件? 铃实验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1、声速: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 a 、V固V液V气 b、V空 =340 m/s 1.声可以传递信息。如: (1)回声定位: 声呐。可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等。 (2) 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声可以传播能量。如: (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在人耳处控制: 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 防噪声耳塞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会捂住耳朵; 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 工厂的防噪声耳罩 * *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思考:按住正在发声的鼓又会怎样? 2.振动停止,发声(声音的产生)也停止 声音以声波(声波象水波一样,从声源处象四周传播。)的形式传播。 1.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三、 2.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5 s 声音传播需气体、液体、固体等介 质,真空不能传声.且声音在固体在传播的效果最好. 1.声与信息 五、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 声传递信息 医生通过听诊器 诊断疾病;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 钢轨,从异常的声音 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远处传来的隆隆 雷声,预示着 大雨将至 把脉(切脉)——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 四个途径,其中的“闻”就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声传递信息 彩色B型超声波诊断仪 声传递信息 彩色B型超声波诊断仪 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回声定位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蝙蝠在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声传递信息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声传递信息 超声波测速仪 超声波测厚仪 超声波探伤仪 声传递信息 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 核潜艇利用海豚仿生制造了声呐系统,使自己知道与海岸的距离,猎物的行踪,深度. 声传递信息 2.声与能量 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去掉饮料瓶的瓶底,蒙上橡皮膜,将瓶口对着火焰,敲橡皮膜,观察火焰是否会摇动 分析归纳:火焰左右摇动甚至会熄来,说明什么? 结论: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声与能量 声传递能量 超声波加湿器 小型超声波清洗机 清洗物件:电子产品、机械五金配件、眼镜、首饰、钟表、钱币、水果等。 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 声传递能量 超声波碎石机向人体内的结石 发射超声波,结 石会被击成细小 的粉末,从而可 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声传递能量 声波点歌屏 声波吹灰器 家用声波清洗机 声传递能量 超声波能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 声传递能量 小 结 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含义: 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 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 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排气管处加消声器。) 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 住耳朵等。)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禁止鸣喇叭. 汽车消声器 禁止鸣笛标志 枪管消声器 生活实例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交通运输噪声,我国各大城市于大街等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设置了禁止车辆鸣号警示牌,加大了管理力度,有效遏制了机动车辆肆意鸣号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关门窗. 树木能够吸收噪声,所以常说”幽静的森林”. 公路隔声屏障减少公路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