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的植物及动物.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食同源的植物及动物.doc

五谷以及常见蔬菜,瓜果,动物性食物的属性和药用价值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蔬为充 调料增欲 养生疗疾 一、五谷 粟米(小米):性凉,味甘咸。能益气健脾胃,滋阴清虚热,利二便。治反胃、泻痢、消渴等。不宜与杏同食。 秫米(黄米):性微寒,味甘,质黏。“肺之谷”能和胃安眠,止寒热,利大肠。治肺疟、阳盛阴虚不眠、筋骨挛急、疮疥、犬咬等。小儿不宜多食。 糯米(江米):性温,味甘,质柔黏。“脾之谷”能补脾肺,缓中止泻。治消渴尿多、体虚自汗、便溏等。《罗氏会约医镜》载:“但性黏滞,病人及小儿忌之。多食昏五脏,令人贪睡。” 粳米(大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精,除烦止渴止泻等。治脾胃不和、中气不足、烦渴、泄泻等。 籼米(机米、南米):性温,味甘。能养胃和脾,温中止泻,是人体能量来源常用的主要食物之一。 薏米(薏苡仁、苡仁):性微寒,味甘淡。能健脾,和胃,补肺,清热泻水。治水肿湿痹、泄痢热淋、疝气、脚气、风热筋骨病等。妊妇慎服。 玉米(苞米、玉蜀黍):性平,味甘。能调中开胃,渗湿利尿,利胆降脂。治尿路炎症及胆囊炎、肝炎、黄疸、高血压、糖尿病等。 高梁(蜀黍):性温,味甘涩。能温中止泻。治吐泻、小便不利等。阴虚内热者不宜大量食用。 小麦(淮小麦):性平微寒,味甘。分淮小麦、浮小麦两种。能养心健脾,厚肠胃,除热止渴,是人体能量来源常用的粮食之一。 浮小麦:性偏凉,味甘。淘洗时因瘪瘦轻而浮在水面的麦粒为浮小麦,多和药用。能益气,除烦,敛汗。治骨蒸虚热、劳热盗汗等。 大麦(稞麦、饭麦):性微寒,味甘咸。能益气调中化食,除烦利水。治腹胀、烦渴、小便不利等。 荞麦(三角麦、花麦、乌麦):性平,味甘。能下气利肠,清热泪盈眶解毒。治食积,尿浊、带下等。忌与猪肉、白矾同食。《食鉴本草》载:“同猪肉同食,落眉发,同白矾食杀人。”脾胃虚寒者忌用。 莜麦(油麦、青稞麦):性微凉,味甘微咸。能益气,利湿,止泻。治腹泻、水肿、尿少等,脾胃虚弱者忌食。多食不易消化。 燕麦(野麦、雀麦):性平,味甘。能补脾胃,滑肠,催产。治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番薯(甘薯、红薯、白薯、甜薯、地瓜):性平,味甘。有红皮、白皮两种,长寿食品之一。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益气生津,利便,通乳,防癌,抗衰老。治湿热黄疸、乳疮、便秘、夜盲。忌食黑斑白薯,以免中毒。有番薯不能与鸡蛋同食的说法,但没有根据。 黑豆(乌豆):性平,味甘。豆有五色,各入五脏,黑豆“肾之谷也”。能补肾,镇心,明目,祛风活血,解毒消肿。治口渴、水肿、疮疡,眼炎、二便不调等。《本草备要》载:畏五参、龙胆、猪肉,忌厚朴和蓖麻子。服四环素、土霉素时,不宜食用。 小黑豆(马料豆):性温,味甘。能补肝肾,壮筋骨,明目益精,乌须发,解药毒。治风痹,带下、水痘、疮疡等。《本草备要》载:畏五参、龙胆、猪肉,忌厚朴和蓖麻子。服四环素、土霉素时,不宜食用。 黄豆(黄大豆):性平,味甘。有“豆中之王”和“植物肉”等美称。能健脾益胃,清热利气,散五脏结积,解诸毒。治肾病、水肿、肿毒等。多食生痰咳嗽。过量服食,导致疲倦昏睡。服四环素、土霉素忌用。 红小豆(赤小豆、赤豆、红豆、红饭豆):性平偏凉,味甘酸。“心之谷”能利水健脾消肿,消热解毒排脓。治水肿、痈疽、疮毒、脚气等。蛇咬伤忌食。多尿者忌用。久食令人枯燥体瘦。 绿豆(青小豆):性寒,味甘。李时珍称其为“食中要物”、“菜中佳品”,是谷、豆中的佼佼者。能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治金石药毒、疮疡肿毒、暑热烦渴。服药期间不宜多食。脾胃虚寒滑泻者慎用。不要与狗肉同食。 扁豆:性平微温,味甘。“脾之谷”能健脾和中止泻,解毒消暑化湿。治脾湿泻痢、恶心呕吐、寒湿带下。患寒热病者忌食。忌生吃,炒食应熟透。 蚕豆(胡豆、南豆、佛豆):性平偏凉,味甘。能健脾利湿,清热涩精。治体虚食少、水肿、遗精、带下、脚气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忌多食。 豇豆(饭豆、豆角):性平,味甘。豆中之上品,用处最多。能健脾胃和五脏,补肾益精。治肠炎、粮尿病、遗尿、遗精、带下白浊等。气滞便结者忌用。 豌豆(回回豆、青豆):性平,味甘。能理气和中,生津止渴,通乳消胀,利湿解毒等。治粮尿病、缺乳、脚气。 刀豆(夹剑豆):性平微温,味甘。能温中补肾,利肠止逆。治虚寒呃逆、腹胀、腰痛、气管炎、百日咳。忌生食。 白芝麻(白脂麻、胡麻仁):性平,味甘。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补肺气,明耳目,耐饥渴。治虚劳便秘、小儿头疮。脾弱便溏者不宜多食。 黑芝麻(黑脂麻):性平,味甘。能养血补肝肾,润五脏,填精髓,坚筋骨,利大小肠。治虚损体弱、眩晕、瘫痪、须发早白、脱发、产后奶少、便秘。 二.常见蔬菜的属性和药用价值 黑木耳(桑耳、五木耳):性平,味甘。生于桑、槐、榆、楮、柳等朽树上,形象人耳,故称黑木耳,是天然的滋补强壮食品。能润肺益气,补脑安神健身强志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