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分裂症解决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预测精神分裂症后果的有关因素 预后良好 预后不良 急性起病 病程短暂 既往无精神疾病史 具有活跃的情感症状 发病年龄较大 病前个性良好 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交往关系融洽 工作成绩优良 缓慢起病 病程冗长 有精神疾病史 情感淡漠 发病年龄较轻 病前个性反常 社会适应不良 倾向社会性隔绝 工作成绩欠佳 * 八、治疗及康复 1. 治疗的目标: 除了控制阳性和阴性症状以外: ①提高生活质量 ②改善认知功能 ③减少复发/住院 ④减少自杀/抑郁症状 ⑤减少EPS(锥体外反应) * 2.药物治疗 一般原则: ?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原则。 ?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剂量,不能突然停药。 ?急性治疗期(6~12周)治疗、巩固治疗期(3~6个月)、维持治疗期(一年以上)。 ?安全原则:治疗前常规检查,治疗中复查。 * 三个治疗阶段: 急性期系统药物治疗 6-12周,治疗量 巩固治疗 3-6月,治疗量 维持治疗 一年以上,治疗量1/2到2/3 常规治疗情况下,精神分裂症一次发作后50%的病人在第一年内复发,80%的病人在5年内复发。 * * 典型抗精神病药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高剂量、低效价 氯丙嗪、甲硫达嗪、泰尔登、舒必利等 低剂量、高效价 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哌啶醇等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传统的非典型药物 氯氮平 新型的非典型药物 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 喹硫平、氨磺必利、帕利哌酮 * 长效抗精神病药 口服:五氟利多 注射:哌泊噻嗪棕榈酸酯针 利培酮微球、帕利哌酮注射液 电抽搐(ECT)治疗 * 3.心理治疗 支持、教育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人际心理治疗 婚姻家庭治疗 ??个案管理 社区治疗 * 4.心理与社会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技能训练 家庭干预 社区康复 康复 * *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暂时存贮及其与其它更为复杂任务的联合运作。 工作记忆指的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系统,用来暂时保持和存储信息,是知觉、长时记忆和动作之间的接口,因此是思维过程的一个基础支撑结构。(Baddeley,2003) 实际上,工作记忆也是指短时记忆,但它强调短时记忆与当前人从事的工作的联系。由于工作进行的需要,短时记忆的内容不断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系统性。短时记忆随时间而形成的一个连续系统也就是工作记忆或叫做活动记忆。 其中第1-3项为特征性幻听,最后一项为特殊意义妄想,其他均属精神自动症的被控制体验。 * LOGO 精神分裂症 * 授课目录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临床分型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病程与预后 八、治疗及康复 *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匹配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 二、流行病学 成年人口中终生患病率近1% 80%以上病人的初发在16~35岁 国内流调资料:女性患病率稍高于男性,约为:1.6:1.0, 城市高于农村 以亚急性与慢性居多,病程多呈持续进展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发病年龄 性别差异 地域差异 起病方式 *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 素 神经发 育 神经生 化 3.假说 4.诱发因素 1.基础 2.相关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环境中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发病具有一定影响。部分病人具有脑结构及发育上的异常。 精神分裂症 心理 家庭社会 * 1.遗传因素 与患者血源关系越近,患病的风险度越高 患者的病情越重,其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则患病的风险度越大 风险度的大小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可排除伴性遗传 1.1 遗传风险度研究: 遗传风险度 * 1.2 双生子研究结果 单卵双生子同病率约为双卵双生子的3倍,为普通人群的35~60 倍 单卵双生子约有一半不发病,而发病者与不发病者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度无异,表明其基因型有不全外显 双生子本身的患病率并不比一般人高,表明成为双生子这一事实本身并非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 * 1.3 寄养子研究结果 表明:遗传因素起作用而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