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5 10 0 (%) 8.0% 4.6% 总例数:1548 强化胰岛素治疗:死亡风险减少 32%, 95 % 可信区间,2%-55% , P0.04 p 0.04 对照组:目标血糖10-11mM 研究组:目标血糖4.4-6.1mM Van den Berghe,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345:1361 其他控制血糖的措施 糖尿病患者,术前调整血糖 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 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合理选择肠外营养和糖电解质输液 应用果糖类输液替代部分葡萄糖 营养风险筛查结果决定手术后液体治疗方式! CSPEN指南推荐 营养状态评价方法 BMI、ALB、其他人体测量指标 预后营养指数(PNI)- 1991 主观全面评定(SGA)- 实为筛查性。1987 微型营养评定( MNA)- 适用于老年/社区。1999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 - 适用于社区。2000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 用于住院患者。2003 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系统(NRS2002) 得分由三部分构成: 营养受损(体重或营养摄入变化)得分;BMI18.5 记录3分 疾病(包括手术)严重程度得分 年龄调整得分(大于70岁加1分) Kondrup J, et al.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 2002): a new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Clinical Nutrition;2003, 22(3): 321–336 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0分 正常营养状态 轻度 (1分) 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50-75% 中度 (2分) 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25-50% 或BMI[18.5-20.5]伴有一般情况差 重度 (3分) 1个月内体重丢失5%(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BMI 18.5 并伴有一般情况差或者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0-25% 疾病严重程度 营养需要量增加 没有:0分 正常营养量 轻度:1分 营养量轻度提高:髋关节骨折、慢性疾病有急性并发症、肝硬化、血液透析、糖尿病、一般肿瘤患者 中度:2分 营养量中度增加:腹部大手术、脑卒中、重度肺炎、血液恶性肿瘤 重度:3分 营养量明显增加:颅脑损伤、骨髓移植、大于APACHE10分的ICU患者 NRS有关适应证来源于128RCT研究结果 灰色:营养支持使患者受益 黑色:营养支持无益 ≥ 3 有营养风险,有适应证应用营养支持使患者受益的比例大于无益的比例 即使是有适应症的应用,营养支持的有效性仍然是相对的 Kondrup J et al . Clinical Nutrition, 2003 (With author’s permission) 我国13个大城市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调查结果(15098例) 营养不足 (BMI18.5) 营养风险 (NRS评分≥3) 蒋朱明等。我国东。中。西部大城市三甲医院营养不良(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中华床营养杂志,2008,16(6):335 NRS2002是唯一与临床结局相关的筛查工具; 结合到近期接受治疗的创伤程度;简单、易行、准确、方便 评分≧3分,结合临床,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3 没有营养风险,建议给予糖电解质输液。 CSPEN推荐对住院患者进行NRS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2009年版-29 术后糖电解质输液中,应用果糖替代部分葡萄糖,有效控制血糖 碳水化合物 Cm (H2O )n 临床常用的糖类输液: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果糖注射液 麦芽糖注射液 转化糖注射液 混合糖注射液 葡萄糖 葡萄糖注射液最常用 机体主要的能量提供者 大脑、红细胞和睾丸等唯一能源 缺点:输注葡萄糖会使血糖↑ 利用限度:5 mg/kg/min 果糖(D—Fructose) 果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 分子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果糖天然存在于蜂蜜及菊芋等菊科植物中。 果糖的代谢特点 糖酵解中,需己糖激酶(HK)及6-磷酸果糖激酶-1 (PFK1)两个关键酶的催化生成1, 6-二磷酸果糖; 果糖主要在肝、肾和小肠中经果糖激酶催化生成1-磷酸果糖,可绕过糖酵解中的限速酶(PFK1)进入糖酵解途径,在肝内的分解速度快于葡萄糖,且果糖的净吸收率高于葡萄糖,更易转化成能量; 果糖可促进脂肪储存及氧化,有效地减少体内游离脂肪酸氧化,从而减少酮体的生成。 果糖的主要优势是代谢稳定,且不依赖胰岛素介导进入细胞内代谢,引起高血糖反应较小; 果糖的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