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生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赤壁赋》学生学案.doc

《赤壁赋》学案 设计者:卢丽娜 审核者:李彩利 学习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掌握文言字词句,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案30 一、学习导航(参考优化) (一)注音 扁( )舟 江渚( ) 窈窕( ) 相缪( )桂棹( ) 愀( )然 舳舻( ) 枕藉( ) 嫠( )妇 壬戌( ) 酾( )酒 箕踞( ) 匏( )尊 船舷()溯 () 流光槊() 冯 () 虚御风 思考:(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二.学习第二段 思考:(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四.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五.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 六.根据文赋对仗特点填写《赤壁赋》中的句子。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 ; ,羽化而登仙。 B.其声呜呜然, , ?, , 。 , 。 C.哀吾生之须臾, ?。 , 抱明月而长终。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学案31 课外拓展 林语堂 《赤壁赋》 赤壁夜游是用赋体写的,也可以说是描写性的散文诗,有固定的节奏与较为宽泛的音韵。苏东坡完全是运用语调和气氛。这两篇赋之出名不无缘故,绝非别人的文章可比,因为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与表明。在这两篇赋里,即便不押韵,即便只凭文字巧妙的运用,诗人已经确立了一种情调,不管以前已然读过十遍百遍,对读者还会产生催眠的作用。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怎样确立一种气氛,由上面可以看出,他是暗示另外一个境界,一个道家的神仙境界,两只仙鹤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他表示自己不知置身何处,便引起读者迷离倘眈之感。根据中国人的信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在,自己纵然不知道,但是很可能前生是神仙,下一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 高考满分作文 风雨任平生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人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