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提高钻爆质量、控制隧道超欠挖_secret.doc

【qc】提高钻爆质量、控制隧道超欠挖_secret.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c】提高钻爆质量、控制隧道超欠挖_secret.doc

一、工程概况 XX铁路XX沟隧道位于XX省XX县XX乡境内,地处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575.0~725.0m,相对高差约150m,隧道最小埋深10m,最大埋深为143.3m。隧道起讫里程为DK676+640~DK678+145,隧道总长1505m,为双线隧道。全隧道位于直线段上,纵坡为5.4‰下坡。 隧道围岩以Ⅲ级为主,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隧道岩体为砂岩夹页岩,节理裂隙较发育,产状近水平。隧道开挖高度10.28米,宽度13.26米。Ⅲ级围岩段隧道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拱部范围设置Φ22砂浆锚杆,L-2.5m@1.2×1.5m(环向×纵向),钢筋网Φ6@25×25cm;拱墙采用厚10cmC25素喷混凝土支护。二衬衬砌采用C30混凝土,拱墙厚35cm,仰拱厚45cm,仰拱填充采用C20混凝土。 二、小组状况 项目部于20XX年6月1日成立了提高钻爆质量、控制隧道超欠挖QC小组,于20XX年6月10日登记注册,小组成员共计9人,平均年龄30岁,平均接受TQC教育时间为95.3小时,详见QC小组成员统计表: 表1 QC小组基本情况一览表 小组名称 XQC小组 注册时间 20XX年6月10日 活动时间 20XX.6.29—20XX.7.15 小组类型 现场攻关型 小组人数 9 序号 姓名 年龄 学历 职务 组内职务 组内分工 接受QC 教育时间 1 31 本科 项目经理 组 长 全面组织负责 120h 2 34 本科 总工程师 副组长 技术负责 120h 3 25 本科 工程部长 副组长 技术指导 120h 4 30 专科 测量站长 组 员 测量工作 90h 5 26 本科 技术员 组 员 现场技术交底 90h 6 27 本科 质检员 组 员 现场质量检查 90h 7 36 高中 工班长 组 员 工班管理 76h 8 30 中专 风枪手 组 员 钻孔作业 76h 9 32 高中 爆破工 组 员 爆破作业 76h 圆 饼 图 制表人:XX 制表时间:20XX-6-1 三、选题理由 (一)。 (二)。 四、现状调查 XX沟隧道进口Ⅲ级围岩洞身全断面开挖,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人工手持风钻钻眼,周边眼采用Φ32小直径药卷,反向间隔装药,电毫秒雷管起爆,光面控制爆破,每循环进尺3.0~3.5m。20XX年6月29日,对DK676+799~+8XX段3个开挖循环开挖断面进行断面测量(位置为每循环爆破后孔底位置断面),通过对实测数据采集整理,获得超欠挖参数,测点布置及开挖平均轮廓线见图1。对光爆效果分析得出最大超挖52cm,超挖面积3.92m2 ,平均线性超挖16cm,炮眼痕迹保存率76%。开挖轮廓壁面凸凹不平,掌子面平整度较差。 图1 XX沟隧道开挖断面图一 小组成员通过施工现场调查、记录,7月1日召开了质量分析会,对影响钻爆质量的不合格点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表2 不合格点调查表 项 目 检查点数 不合格频数 累计 频数 频率 (%) 累计频率(%) 爆破技术 25 15 15 45.4 45.4 钻孔精度 25 12 27 36.4 81.8 测量放线 25 2 29 6.1 87.9 地质条件变化 25 3 32 9.1 97 其 他 25 1 33 3.0 100 合 计 125 33 注:①频率=频数÷合计频数×100%=频数÷33×100% ②合格率=(检测数目W-频数N)÷检测数目×100%=(125-33)÷125×100%=73.6% 制表人:XX 日期:20XX年7月1 根据“不合格点调查表”绘制“质量因素排列图”。 频数 频率 图1 质量因素排列图 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一)活动目标 、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开挖轮廓,平均超挖值控制到8cm以 内,降低工程成本。 、掌子面平整,开挖轮廓壁面平顺。炮眼痕迹保存率达到90% 以上,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确定标准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钻爆时间。 、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的施工技术方法 和工艺标准。 (二)可行性分析 六、原因分析 对上几次循环的钻爆效果经讨论分析,从质量因素排列图可以看出,影响钻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钻孔精度、爆破技术。 主要问题找出来后,认真分析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从中找出质量问题与质量特性之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