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测试15.doc
专题十五
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的抗争和探索(下)探索篇一、地主阶级的救国主张和实践
1.洋务运动
⑴背景:
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同外国打交道过程中,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派和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派。
②代表人物:
A.洋务派:
a.在中央有奕;
b.在地方上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B.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
③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④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⑤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⑵内容:
①前期:
A.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比较重要的近代军事企业有:
a.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
b.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d.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
②后期:
A.以“求富”的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B.规模较大的近代民用企业有:
a.李鸿章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b.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举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⑶破产及原因:
①破产: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原因:
A.客观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B.主观原因:
a.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
b.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c.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而彻底变革社会制度。⑷评价:
①没有也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进步性表现:
A.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
B.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C.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2.清末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应当不属于先进中国人的探索)
⑴清末“新政”
①目的: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②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
③影响:
A.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B.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
⑵“预备立宪”
①目的: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
②内容:
A.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B.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C.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D.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③实质:“预备立宪”实际上是一个骗局。
④影响:
A.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
B.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二、农民阶级的探索
1.太平天国运动
⑴创立拜上帝教:
①洪秀全创拜上帝会(拜上帝教),以传教为名,宣传发动起义。
②1844年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制造革命舆论。
③组织革命力量,逐步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六人领导核心,到1850年,拜上帝会成员超过万人。
⑵制定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
①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②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政策。
③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④评价: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
a.客观原因,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b.主观原因: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⑶制定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①目的:为振兴太平天国,1859年冬,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②内容:
A.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B.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C.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D.外交发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③评价:
A.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C.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