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液肿瘤性疾患常用化疗药物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 作用机理: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导致DNA不能修复 临床应用:可口服或静脉输注给药,不宜静脉推注。可用于NHL(如E-SHAP方案)、AML(HE方案)或ALL(EA方案)或骨髓移植的预处理。常用剂量为50-100mg/m2/d(国内多用100mg/d)静脉输注 副作用: 骨髓抑制:主要是白细胞减少 心血管系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滴注过快可引起低血压发作。 过敏反应:喉痉挛 其它:胃肠道反应、脱发等 注:静脉输注时只能用NS溶解(溶于GS中可产生沉淀),终浓度0.5mg/ml,并且输注时间应大于30分钟(避免低血压发作) 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 作用机理:同VP16,抗瘤作用为前者的5-10倍,与其有交叉耐药性。 临床应用:用法基本同VP16。主要用于ALL(儿童)和NHL的治疗。对颅内肿瘤效果较好。 3 烷化剂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 作用机理:在体内经肝脏转化生成醛磷酰胺,后者不稳定可分解生成磷酰胺氮芥和丙烯醛。前者具细胞毒性作用,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合成。而后者与其出血性膀胱炎的副作用有关。 临床应用:可口服、静脉推注或静脉输注,主要用于NHL(如CHOP方案)和MM(VBCMP)的治疗,国内还用于ALL的诱导缓解(VDCP方案)。常常用于骨髓移植的预处理方案中。 CHOP方案:750mg/m2,d1 VDCP方案:600mg/m2,d1,d15 M2(VBCMP)方案:10mg/kg,d1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 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生殖系统毒性、免疫抑制、高尿酸血症、继发第二肿瘤等。大剂量应用时有可有心脏毒性发生。 特殊副作用:出血性膀胱炎,晚期可致膀胱纤维化、膀胱癌 预防:水化;尿路保护剂(美司钠) 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IFO) 作用机理:同CTX 临床应用:常用静脉输注,主要用于NHL的治疗。 MINE方案:1.33g/m2/d,d1-3 副作用:主要副作用为出血性膀胱炎,必须用美司钠拮抗。骨髓抑制较CTX明显,并可出现神经系统毒性 美司钠用法:总量为IFO的3/5,分别于用前、用后4小时和用后8小时入壶或溶于10ml NS中推注(每次用量为20%)。 苯丁酸氮芥(瘤可宁 Chlorambucil CLB) 作用机理:与DNA交叉连接,干扰DNA和RNA功能。 临床应用:口服,常用量2-6mg/d,主要用于CLL的治疗,还可用于惰性NHL、HD或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 副作用: 骨髓抑制:主要为淋巴细胞减少,对粒细胞和血小板影响小。起效较慢(通常3周后才有显效),停药后一般骨髓抑制可逆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 其它:神经系统、少见肺纤维化,可有继发肿瘤 苯丙酸氮芥(马法兰,Melphalan) 作用机理:双功能烷化剂,与DNA和RNA发生交叉联结并抑制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口服用于治疗MM(MP方案或VBCMP方案),常用剂量为0.25mg/kg/d 副作用: 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多于用药后2-3周出现,停药4-8周可恢复正常。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大剂量时明显。 其它:性腺功能抑制、肺纤维化、第二肿瘤等 白消安(马利兰,Busulfan) 作用机理:双功能烷化剂 临床应用:口服,主要用于CML或其它MPD的治疗。目前大剂量由于BMT前的预处理。常用量为4-6mg/m2/d(CML) 副作用 骨髓抑制:以粒系作用最为明显。起效慢(11-30d),停药后作用持久(可至54天)。治疗CML时WBC降至15×109/L时即应停药。 肺纤维化 皮肤色素沉着 生殖系统:性欲减退、闭经等 4 其它 左旋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 L-ASP) 作用机理:水解血清中的门冬酰胺,正常细胞可自身合成而肿瘤细胞缺乏自身合成的能力,当血中门冬酰胺水平下降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障碍,增殖受阻 临床应用:可肌注或静脉输注,常用量为7000U/m2/d。主要用于ALL的诱导缓解(VDLP方案) VDLP方案:6000-7000U/m2/d(10000U/d),d17-28 左旋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 L-ASP) 副作用:成人较儿童多见,骨髓抑制较轻 外源蛋白质导致的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关节肿痛、皮疹、皮肤瘙痒、面部水肿,严重者休克死亡(在皮试阴性时也可发生)。 过敏反应发生率:大剂量小剂量;间歇用药连续用药;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多次用药初次用药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