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l a S S平面 x y z Mz T 4 3 2 1 s s t t §10–14 弯曲与扭转 1 3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简化并沿主惯性轴分解。 ②内力分析:求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图,确定危险面。 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确定危险点, 并画出单元体,求主应力。 弯扭组合问题的求解步骤: ④强度分析:选择适当的强度理论,进行强度计算。 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简化并沿主惯性轴分解。 ②内力分析:求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图,确定危险面。 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确定危险点。 用第三、四强度理论校核弯扭组合问题的求解步骤: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式中Wz 为抗弯截面系数,M、Mx 为轴危险面的弯矩和扭矩。 传动轴左端的轮子由电机带动,传入的扭转力偶矩Me=300N.m。两轴承中间的齿轮半径R=D/2=200mm,径向啮合力F1=1400N,轴的材料许用应力[σ]=100MPa。试按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d。 解:(1)受力分析,作计算简图 (2)作内力图 危险截面E 左处 T (2)作内力图 危险截面E 左处 (3)由强度条件设计d T 图示空心圆杆,内径d=24mm,外径D=30mm,P1=600N,RB=2m, [?]=10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此杆的强度。 ①外力分析: 弯扭组合变形 80o P2 z y x P1 150 200 100 A B C D 150 200 100 A B C D P1 Mx z x y P2y P2z Mx 解: 80o P2 z y x P1 150 200 100 A B C D 解:①外力向形心 简化并分解 建立图示杆件的强度条件 弯扭组合变形 80o P2 z y x P1 150 200 100 A B C D 150 200 100 A B C D P1 Mx z x y P2y P2z Mx ②每个外力分量对应 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③叠加弯矩,并画图 ④确定危险面 Mz (Nm) x T (Nm) x M (Nm) Mmax x (Nm) My x A B D C ②内力分析:危险面内力为: (Nm) My x Mz (Nm) x T (Nm) x M (Nm) 71.3 x 71.25 40 7.05 120 5.5 40.6 ③应力分析: 安全 ③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找危险点 ④建立强度条件 x M x B1 B2 My Mz Mn M * * * * * * * * * * * * * * 五、体积应变与应力分量间的关系 体积应变: 体积应变与应力分量间的关系: s1 s3 s2 a1 a2 a3 应变能密度(讨论线弹性情况) 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弹性变形能仍等于外力的功,且只取决于外力和变形的最终值,与中间过程无关。 变形能密度u:单位体积的应变能密度 在单向拉伸情况下, 力从 0 F,变形由 0 DL, 变形能(外力所做的功) :U=FDL/2。 F-DL曲线 DL F FDL/2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可假定三个主应力按比例同时从零增加到最终值, 则弹性应变能密度υε可写为: 利用广义虎克定理,有: 类似有: 体积改变能密度和形状改能密度 变形应变能密度 形状改变能密度 体积改变能密度 得到应变能密度为: 三向等拉的情况 只有体积改变 ?2 ?3 ?1 图 a ? m ?m ?m 图 b ?2 ? 3 ?1 -? m -? m -?m 图 c 形状改变能密度为: ?2 ?3 ?1 图 a ? m ?m ?m 图 b ?2 ? 3 ?1 -? m -? m -?m 图 c ? A ?1 ?3 例 用能量法证明三个弹性常数间的关系。 ?、纯剪单元体的应变能密度为: ?、纯剪单元体应变能密度的主应力表示为: 一、引子: §10–5 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1、铸铁与低碳钢的拉、压、扭试验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M 铸铁 P P 铸铁拉伸 P 铸铁压缩 2、组合变形杆将怎样破坏? M P 低碳钢 (拉压) (弯曲) (正应力强度条件) (弯曲) (扭转) (切应力强度条件) 1. 杆件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 满足 是否强度就没有问题了? 强度理论: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通过判断推理、概括,提出了种种关于破坏原因的假说,找出引起破坏的主要因素,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在一定范围与实际相符合,上升为理论。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