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向帝国主义过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商品结构的特点是初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持续稳定,但在这两大类商品的贸易中各种商品所占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 初级品:矿产品的比重上升,而食品和农产品原料的比重下降; 制成品:纺织品比重下降,金属产品比重增加,化学品、纸张、木制品、陶土制品和玻璃器皿的生产和出口增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出现了一系列阻碍贸易开展的因素: 战争破坏和战争准备; 三次经济危机(1920-1921、1929-1933、1937-1938); 超贸易保护主义; 各国货币竞相贬值。 (四)二战后的国际贸易 1、背景 2、特征 3、贸易关系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总体特征 战争和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极为缓慢。各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许多国家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减小。 地理格局 一战打断了各国间特别是欧洲国家与海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使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国的比重却有了较大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亦有所上升。但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仍然处于国际贸易的控制地位。 商品结构 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分别所占的比重持续稳定,但他们的内部结构却发生了重大变化,食品、农产品原料、纺织品比重下降,燃料、矿产品、金属、化学品比重增加。 2、当代国际贸易的特征 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而且也超过工业生产的增长率; 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提高,初级品比重下降,但其中燃料的比重上升(P31);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0年代的17%升至2005年19%); 技术贸易发展迅速(跨国直接投资与许可经营); 美国仍是头号贸易强国,但领先地位有所下降,德国、日本的贸易地位有所提高,亚洲的份额增加,而拉美、非洲的比例下降; 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FTA增至330多个)。 当代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制成品快于初级产品,制成品比重上升 (1)科技进步导致原料的有效经济使用; (2)合成材料替代天然材料; (3)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 (4)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推动制成品出口 (5)发达国家国内需求类型变化 (6)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 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值下降,初级品出口量增长,但出口金额下降 当代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 发达国家的外贸额在国际贸易中占比重上升,发展中国家比重下降;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不断增大; 主要发达国家外贸发展不平衡,早期美国外贸一枝独秀,当今则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力量。 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 区域贸易集团层次:优惠贸易安排(亚太经合组织)、自由贸易区(NAFTA、东盟)、关税同盟、共同市场(欧盟) 区域贸易集团成因:地缘关系、贸易壁垒、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一个声音说话)、政治原因等 世界贸易集团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步骤,集团贸易成为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力。 签订时间 协议国 签订时间 协议国 1983年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 2003年 欧盟与墨西哥 1985年 美国与以色列 2004年 哥斯达黎加与美国 1988年 美国与加拿大 2004年 智利与美国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004年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1996年 智利与加拿大 2004年 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不丹 1997年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与摩洛哥 2004年 韩国与智利 1998年 埃及与突尼斯 2004年 美国与新加坡 1998年 以色列与波兰、匈牙利 2004年 新加坡与约旦 1999年 以色列与墨西哥 2004年 美国与澳大利亚 2000年 美国与约旦 2004年 美国与巴林 2000年 新加坡与墨西哥 2004年 突尼斯与瑞士、挪威、冰岛和列支敦斯登 2000年 新加坡与新西兰 2004年 美国与尼加拉瓜、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 2001年 中国与东盟 2004年 泰国与澳大利亚 2002年 EFTA与墨西哥 2005年 中国与智利 2002年 日本与新加坡 2005年 中国与澳大利亚 2002年 美国与新加坡 2006年 韩国与东盟 2002年 智利与欧盟 美国/韩国;埃及/欧盟;日本/智利;韩日 世界上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FTA) 3、贸易关系 发达国家之间 经互会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 增长迅速; 发达国家间贸易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美国占有绝对优势,但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贸易摩擦扩大,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