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n-末端的定点修饰及原位生长高聚物-researchgate.pdfVIP

蛋白质n-末端的定点修饰及原位生长高聚物-researchgat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蛋白质n-末端的定点修饰及原位生长高聚物-researchgate

See discussions, stats, and author profiles for this publication at: /publication/267765053 In Situ Growth of a Polymer from a protein’s N- terminus CONFERENCE PAPER · CT BER 2013 D I: 10.13140/2.1.3714.4008 READS 27 3 AUTHORS, INCLUDING: Wenbin Hu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7 PUBLICATI NS 24 CITATI NS SEE PR FILE Available from: Wenbin Hu Retrieved on: 20 March 2016 蛋白质N-末端的定点修饰及原位生长高聚物 张立彬,胡文斌,刘琳,高卫平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100084 关键词: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 药代动力学 生物活性 蛋白质药物因其特异的、高效的生物活性,已经成为临床药物的重要分支。 然而由于多数蛋白质在体内很容易被清除,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用聚乙二醇(PEG )对蛋白质表面进行修饰通常被称为蛋白质的PEG 化,往往 能有效提高蛋白质的药理特性。尽管一些PEG 化的蛋白质药物已经在临床治疗 中得以应用,但是目前的PEG 化技术仍然存在修饰位点不可控、产率低、药效 差等诸多问题。本文采用定点修饰并原位聚合的方法来直接合成蛋白质-高分子 结合体以提高蛋白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本文通过水相中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 )在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N-末端原位生长出水溶性高分子-POEGMA 结合体。该方法仅对蛋白质的 N-末端进行定点修饰,有望在保持蛋白质活性的 基础上减少循环系统对蛋白质的清除,为蛋白质药物的制备提供新的定点修饰方 法。 蛋白质N-末端的定点修饰及原位生长高聚物 张立彬,胡文斌,刘琳,高卫平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100084 关键词: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 药代动力学 生物活性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蛋白质及多肽因其高特异性、高活性、高组织穿透性等特 点,已经广泛的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蛋白质药物将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主 导产业。尽管蛋白质药物具有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除了抗体、白蛋白及转铁 蛋白等之外,大多数蛋白质易被血液、肝、肾脏中的蛋白酶分解清除,因此常伴随 因多次给药而带来免疫反应等安全性风险。蛋白质与高分子化合物偶联,是改善蛋 白质药物药代动力学以及提高药物疗效的有效方法。将聚乙二醇(PEG )与蛋白质 的赖氨酸或半胱氨酸残基偶联,改善蛋白质的药代动力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蛋 [1] 白质表面高分子化修饰方法,通常被称为蛋白质的PEG 化 。虽然一些PEG 化的蛋 白质和多肽药物已经实现了临床应用,但是现有的PEG 化技术仍然存在诸如化学计 量难以控制、反应位点不可控导致异构化混合产物、反应产率低等难以克服的问题 [2] 。因此,开发一种在蛋白质表面特定位置共价结合的、分子量大小可控的、化学 计量比为1:1 的蛋白质-高分子偶联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半胱氨酸类化合物的伯氨基和巯基与乙酰氧基乙醛类化合物反应,经由噻唑环 化(thiazolidine formation) 以及转酰化(O, N-acyl migration)反应可以形成稳定的酰胺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