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胶接强化.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电层理论只存在于能形成双电层的胶接体系,不 具有普遍性,并且双电层所产生的静电力即使存在于某 些胶接体系中,但是,它在这个胶接中绝不是起主导作 用的,它只占整个胶接力的一部分。 * 生成配位键既需要有提供未共享电子对的一方,又需 要有接受电子对的一方。就是说比较理想的胶接应当是, 当被胶接材料是电子供给体则应采用电子接受体材料的胶 黏剂进行胶接;当被胶接材料是电子接受体,则应采用电 子供给体的胶黏剂进行胶接。如果在胶接中,胶黏剂与被 胶接材料均能提供电子对或均为接受电子对的一方,则胶 接就很难成功。 * 总结性评价 自1920年以来,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胶接理论。每种理论都有大量实验为依据,只是研究的角度、实验方法、实验条件各有不同,但目标都是为追求形成胶接现象的本质。另外,还有弱边界层理论、流变理论也在研究中,各种理论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 * 研究手段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认识事物深度与广度的能力。胶接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高新科技和日常生活中,这也促进了研究胶接机理的迫切性。各派理论已开始逐步靠近,由独立分散而逐步结合。 * 吸附理论采纳了扩散理论,更加合理地解释了润湿、扩散、胶接键成键过程; 酸碱相互作用理论,本身就是吸附理论深化的发展,是胶接功的主要贡献部分; 化学键理论是从吸附理论衍生出来的,除了成键机理有其独特之处以外,其余都离不开吸附理论的基本内容; 静电理论吸取了酸碱相互作用给体与受体的观念,从而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 胶接理论至今还未发展成统一的理论,对各派理论可 采取综合理解,兼收并蓄,灵活运用的原则,充分调动 提高胶接强度的一切有利因素,避免降低分子作用力的 不利因素。 由于每一种理论都有一定的依据,可以认为胶接是多 种因素构成的,并具有协同关系。 * 不妨设想总胶接功是各理论胶接功的总合,列出如 下的表达式   式中,W总为总胶接功;Wad为物理吸附功;Wab为酸碱 相互作用功;Wc为化学键功;Wd为扩散功; We为静电 作用功;Wm为机械功。 * 纳米胶黏剂 纳米材料是一种新材料,是由纳米量级的晶态或非晶 态超细材料构成的固态物质。由于其尺寸小、比表面积 大以及独特的固体结构,使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 比热、高导电、高导磁性等。 * 在胶黏剂领域,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具有纳米尺度 的SiO2充填环氧树脂。 在环氧树脂胶黏剂中加入8%的纳米金刚石粉,胶层 的耐磨性提高了2.24倍,拉伸强度提高了27.5%。 纳米胶黏剂的研究刚刚起步, 有更多工作要进一步研究…… * 4. 找出胶接强度的普适表达方式,实现胶接强度的无 损检测; 5. 开发可以直接胶接低能表面的胶黏剂; 6. 开发固化更快、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节省材料、能源的胶黏剂; 7. 开发各种功能胶黏剂,如:智能型胶黏剂,耐高温有机胶黏剂,微电子、IT产业用胶黏剂等; 8. 涂胶机器人的普及以及胶接自动化技术。 * 溶剂粘接实例 1. 有机玻璃件溶接 飞机上有较多的有机玻璃零件,其中有些小型复杂 零件的局部采用溶接连成一体。二氯乙烷是有机玻璃 的良溶剂,在100份二氯乙烷中加入3~5份有机玻璃屑 配制成有机玻璃稀溶液,涂于有机玻璃的连接面上, 晾置1~2min,对合溶接,粘接后静置18~24h。环境温 度15~25℃,相对湿度小于70%。 * 部分塑料的对应溶剂 聚氯乙烯(PVC):环己酮、四氢呋喃、过氯乙烯、 硝基乙烷、甲乙酮、氯苯、吡啶、丙酮和苯的混合物 聚苯乙烯(PS):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甲乙酮、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二硫化碳、 苯、甲苯、二甲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酸、二氯乙烷、丙酮、二氯甲 烷、三氯甲烷、四氯乙烷 * 21世纪胶接领域关注的重点研究课题 1. 环保压力日益加重,研究能取代一切污染环境的胶 黏剂; 2. 因为可以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天然胶黏剂的改 性研究将会加强; 3. 胶接理论的深入研究,将目前的多种理论统一,形 成胶接科学学说; * 聚酰胺类(PA):间甲苯酚、苯酚、甲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邻-氯代苯酚、苯酚-四 氯乙烷、间苯二酚、硝基苯 聚碳酸酯(PC):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 氯乙烷、三氯乙烯、甲酚 聚苯醚(PPO):甲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 烷、三氯乙烷 * 2.注塑飞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