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第一、二章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 际 法 黄晓燕 案例引入: 1864年普鲁士政府派遣李斯福为驻华公使,4月间,李斯福乘坐兵舰“羚羊号”抵达中国天津大沽口海域,遭遇三艘丹麦商船。当时普丹正在欧洲因领土问题交战,于是,普鲁士兵舰将三艘丹麦商船拿捕。清政府根据惠顿《万国公法》第2卷第4章第6节:“各国所管海面.及澳港长矶所抱之海,此外更有沿海各处,离岸十里之遥,依常例归其辖也。盖炮弹所及之处.国权亦及焉,凡此全属其管辖.他国不与也”,认为普舰在中国洋面拿捕丹麦商船,“显系夺中国之权”。并与普鲁士公使进行了严正交涉,最终迫使普舰释放二艘丹麦商船,并对第三艘予以折款抵偿。 #惠顿《万国公法》 惠顿,美国国际法学者,1836年出版了《国际法原理》一书。美国驻中国的传教士丁韪良(威廉.马丁)于1864年将该书译成中文,称为《万国公法》。这是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部国际法著作。 国际法主要是以 国家 为主体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制度。国际法学亦主要研究与国家有关的法律、规则、制度以及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尽管国际法还有其他的主体,但国家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主体。其中主权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 国际法上的居民(第5、10章) 定居的居民 国际人权法(第14章) 领陆(第6章) 确定的领土 领水(第11章) 国家 领空(第12章) (第4章) 底土(第11章) 主 权 (全部)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第10章) 政 府 条约法—国际法的主要法律形式 (第8章) 其他内容 第1章: 导论 第9章: 国际组织法 第13章:国际环境法 第15章:武装冲突法与国际人道法 第16章:国际刑法 第17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 了解国际法的概念、特征和历史发展;掌握国际法的主体范围;了解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不同学派的基本观点;掌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历史梳理方法,结合分析比较法。 第一章 导 论 一、国际法的概念、性质 二、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法的主体 四、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一、国际法的概念 (一) 国际法的名称 万民法(jus gentium) 格老秀斯 (jus gentium) (law of nations)万国公法 边沁(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 international public law国际公法 知识点 1、 格老秀斯: (1589-1645) 荷兰人,代表著作《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开创了国际公法学,具有划时代之意义。被誉为“国际法之父”。 2、边沁,18世纪后期,英国人,首次建议采用“international law”即国际法这一名称。 (二)国际法的定义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满足以国家为主要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调整以国家为主的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确立其间权利和义务的有法律拘束力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二、国际法的性质和本质 国际法是不是法? (参考文献:沃尔夫刚:《国际法》,法律出版社,第29-37页) 三、国际法的特征 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2、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关系。 3、国际法的制定者是国际法主体,主要是由国际法主体(主要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