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种类: 1、木构建筑 2、 砖石建筑 3、生土建筑 4、其他形式 在中国古代习惯把建筑的各个工种称为木作、瓦作、油作、画作等,把建筑的梁柱木构架习惯称为大木。 建筑是一门由大量物质堆叠而成的艺术。建筑造型及空间艺术之基础,在于其内在结构。中国建筑的主流部分是木结构。无论是宫殿、宗庙,或陵寝前的祭祀殿堂,还是散落在名山大川的佛寺、道观,或民间的祠堂、宅舍等,甚至一些高层佛塔及体量巨大的佛堂,乃至一些桥梁建筑等,都是用纯木结构建造的。 中国木构建筑 中国木构建筑 中国木构建筑 中国木构建筑 中国木构建筑 中国木构建筑 木构—抬梁式 木构—抬梁式 木构—穿斗式 木构—斗拱 斗拱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木构—斗拱 木构—斗拱 清式形制和构造从宋式演变而来,但名称、构造和在构架中所起作用都有变化。清式每一组斗拱称一攒,每个瓜拱上都用万拱,如宋式全计心造。瓜拱和万拱又依所在位置冠以正心或里、外拽的称谓。如用在正心瓜拱上的万拱称正心万拱;用于斗拱前边(或室外)的称外拽瓜拱、外拱万拱;用于斗拱后边(或室内)的称里拽瓜拱、里拽万拱。万拱上的枋子,也依所在位置称正心或里、外拽枋。清式小斗除表列名称外,用于正心相当宋式散斗的不叫三才而称槽升子。昂在清式里仍称昂,但只是把翘头刻成下折的昂嘴形式,不再是斜亘内外的构件。清式斗拱每出一跳称一拽架,最多也可挑出五拽架。清式有斗拱的建筑改以平身科斗口的宽度为权衡构件比例的基本模数,挑出的翘、昂和正心枋,内外拽枋均高2斗口,相当于宋式的足材,每一拽架为3斗口。每两攒斗拱间的最小间距称攒挡,为11斗口,建筑面阔即以攒数而定,明间一般平身科六攒,加两边柱头科各半攒。斗拱形制以踩数计。踩数指斗拱组中横拱的道数。清式斗拱每拽架都有横拱,故每攒斗拱里外拽架数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拱枋,即每攒的踩数。清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但以“单”、“重”表示一、二)。最简单的斗拱是不出踩的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交麻叶,最多为五拽架的十一踩重翘三昂,但实际上,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的正门午门,正殿太和殿的上檐斗拱也只用到九踩单翘三昂。清式斗拱中还有一种“镏金斗拱”,用于外檐或重檐建筑下檐的平身科,前面有昂,后尾为斜起长一步架的秤杆。它是由宋式下昂演变来的,秤杆即昂身,但外檐部分改为平置的昂头和蚂蚱头,整个构件做成曲折形,构造不如宋式合理。 清七檩硬山大木小式构架 木构—穿斗式 木构—穿斗式 穿斗式(又称穿逗式)构架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用较密集的柱子支撑上部的梁架,承托屋面椽子与望板的檩子直接放在柱头上,柱头之上不设大梁及叠置的梁架,只在柱间使用一些穿枋,以保证柱间的横向联系。 在穿斗式结构中,柱子按房屋的进深 成排的设置,在每排柱子的柱顶都架设檩子,使檩上的屋面荷载直接传递到柱子上来。每排柱子之间用可以穿透柱身的穿枋贯穿在一起,形成一 完整的类似现代结构中的排架一样的结构构架。在每 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牵子连接,形成一种可以覆盖一间房间的空间结构。斗枋用在屋身开间方向的檐柱之间,而牵子用在内柱之间,与抬梁式结构中的额方或内额的作用有点相似。 穿斗式结构有一些比较惯用的形式,如用「三檩三柱一穿」、「五檩五柱二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构架形式。由于穿斗式结构的柱子较细,其间距也较小,为了防止因柱子过密而影响室内的使用,有时将构架按每柱落地改为每隔一柱落地;不落地的柱子,落在穿枋上。穿枋穿出柱子的部分变成挑枋,起到类似抬梁式结构中出跳斗拱的作用。 与抬梁式结构相比,穿斗式结构比较轻巧,用料也较经济。如柱子的直径一般只有20至30厘米;穿枋的断面约为6×12至10×20厘米。在南方建筑中一般是在地面上拼装成一 完整的构架后,再竖立起来,加上横向的联系。因此,施工比较简单,用料、用工都比较节省。因为檩子较细,檩间距约在一米以内。上面所铺椽子的直径也比较小。由于穿斗式结构主要用于南方建筑,所以,椽上多不铺望板与泥背,而直接铺置屋瓦,因而使屋面荷载也较小。 穿斗式构架示意图 木构—干栏式 云南竹楼 河姆渡 木榫卯 木构—干栏式 干栏式结构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一种结构形式,主要用于潮湿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将房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健康保险的论文开题报告.docx VIP
-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高级英语自考题模拟2.docx VIP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doc VIP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Lesson 3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川教版三年级起点.doc VIP
- 劳动通识课件 第5章 家庭劳动实践.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补考)(含答案).pdf VIP
- DB13T 2501-2017 风力塔筒自动免爬器技术条件.pdf VIP
-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02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