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一、转折的宣言:十一届三中全会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为此目的,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的,改革开放的突破重点是什么? 农业 农民的积极性 十八位小岗村民签下了“生死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如果你是这十八位农民之一,你敢不敢签?为什么? 二、转折的起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转折的起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 “新会县莲溪乡党支部在县委负责同志指示下捆绑农民,全乡捆绑了89个人,乡干部拿着秤挨家挨户收粮食,不卖的当场绑起来。对一名用部分粮食喂鸭子的中农进行斗争。高要县第九区在购粮中捆打了53人、授屋36户。湖南全省因购粮问题被迫自杀者111人。” ——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 材料二: 小岗村农民“生死状”的背景是什么? “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化等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背景: 农业集体化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2、经过 ⑴1978年12月,安徽小岗村农民首创; 二、转折的起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安徽、四川试点; ⑶1980年,在中共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责任制迅速推广; ⑷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达9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生产形式。在这项制度下,农民生产的成果“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优点: ①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实现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离。 ②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③采取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原则,使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3、评价 ①调动农民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市场、劳动力、原料) 影响: 二、转折的起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毫无疑问,土地流转的决定将是自实行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以来乡村财产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之所以提出土地流转的变革,也是缘于现在的农村现实状况。其一,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大批农民进城变身为农民工,导致农村大片土地撂荒,危及粮食安全;其二,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块经营,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导致效率低下,农业产出低;其三,城乡二元体制束缚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近期某报关于土地流转的报道 为什么会出现土地流转? 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粮食安全;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率低下,已不适合新时期生产力的反正要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 三、转折的深入——从农村到城市 材料一:1975年天津某厂(345人)人均月收入情况 平均收入10元以下的8人 2.32% 平均收入11元以下的6人 1.74% 平均收入12元以下的7人 2.02% 平均收入13到15元的28人 8.11% 平均收入15到20元的65人 18.84% 平均收入20到25元的231人 66.95% 其中,人均收入达25元的只有几户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1984年3月23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向省委书记和省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们认为放权不能只限于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企业。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他们具体要求“松绑”的权力被分成五点,主要有三条:一是人事权……二是财权……三是企业自营权…… 厂长经理们为什么要向省委书记和省长“伸手要权”? 1、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 2、标志: ⑴中心: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增强企业活力 三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