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风险与对策探讨详解.ppt

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风险与对策探讨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 容 提 要 一、注射剂的分类 注射剂:将药物制成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床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 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水针、油性注射剂         混悬型:只供肌注,不得iv         乳浊型:静脉营养乳剂         固体粉末型:冻干粉、无菌粉 按药途径分类 静脉注射(iv):静推(5-50ml)和静滴,非水溶液、混悬液不能使用,所用注射剂不得添加抑菌剂。 肌内注射(im):剂量1~5ml,刺激性太大的药物不宜使用。 皮下注射(sc):水溶性为主,剂量1~2ml,其吸收快于口服,慢 于肌注。 皮内注射(id)剂量:0.2ml以下,常用于过敏性试验疾病诊断。 椎管注射(it):注射剂的透掺压和pH应与脊椎液相等,不含微粒,量不超过10ml。 其他途径:穴位注射、腹腔注射、关节腔注射、动脉注射。 输液包装容器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1、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输液包装容器几乎都是玻璃瓶。 2、目前,我国有200多家大输液药品生产企业, 80%以上企业采用传统的玻璃瓶包装。 3、国际上50年代出现了PVC软袋。国内PVC软袋主要用于输血袋。 4、80年代初,日本大冢公司在天津落户.打破了我国输液玻璃瓶包装的一统天下。 5、到了90年代,多层共挤输液袋的生产线引入我国。至此,我国塑料包装容器的发展,是与国际同步的。 塑料输液包装的种类 按输液时是否需要空气分类 需要空气:即输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形成空气回路,外界空气进入瓶体形成内压以使药液滴出。 不需要空气:使用时无需排气,可通过自身的收缩,在不引进空气的情况下,完成药液的人体输入。 二、我国药品使用现状 (一)注射剂过度使用 (二)抗菌药物滥用严重 (三)合并用药种类过多 (四)对药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认识和重视不够 过度使用输液的危害-输液反应 定义 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又称输液不良反应 局部和全身反应 输液反应 全身反应分类: 热原反应 (发热、大汗、寒战) 热原样反应(恶心、发冷、呕吐) 过敏反应 (发热,血压下降、皮疹) 细菌传染 (菌血症,发热,休克) 异物反应 输液反应 发热反应诱因 内毒素 ----热原 大量微粒可引发热原样反应 发热反应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齐二药”、“欣弗”、“广东佰益”、 “上海华联”、 “完达山”等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注射剂生产和管理上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疏于管理、淡化责任”是每个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抗菌药物滥用严重 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50% WHO标准:平均使用率20%~26.8% 现状:10%---欧美发达国家 20-30%以上---我国三级医院 50%---基层医院 --预防用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合理比较突出 --治疗用药 --无指征用药 存在问题 起点过高,越线用药,选药不当 抗菌药物使用过度集中(集中在几个类别) 随意调整用药剂量,频繁更换品种 首次给药时间、给药间隔、途径、用药疗程不当为突出 注射用药频率过高 (三)合并用药现象严重 (四)对药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认识和重视不够 WHO公告 “全球有1/7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此外,在患者中约1/3的人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抗癫痫药与胎儿畸形 方法:芬兰最近一项大规模、前瞻性随访研究,733例(740个胎儿)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服用过抗癫痫药,其中80%为单药治疗,血药浓度均在治疗范围的较低限。 结果:在740个胎儿中有28个(3.8%)发生严重畸形;对照组239例未服药的胎儿中,只有2例(0.8%)发生严重畸形。在严重畸形中,中枢神经畸形8例,唇裂7例,心血管畸形6例,内脏畸形4例,其它3例。神经导管未闭症的发生率为8/740,是芬兰国家标准的14倍。 主要药物:卡马西平 10例,丙戊酸4例,苯妥英3例,合并用药9例 Neurology 2003;60:575~579 ACEI与血管再狭窄 意大利和比利时最近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在平均61岁的897例放置血管支架的、口服ACEI的患者,与未服ACEI者相比,两组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6.3%与22.9%,即增加了60%,经各种因素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