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刚性路面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 板厚设计步骤 1.收集交通资料 2.计算设计车道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 3.初拟路面结构和平面尺寸。 4.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fcm及弯拉弹性模量Ec 5.计算确定基层顶面计算回弹模量Et 6.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pr 7.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tr 8.检验 ?pr与 ?tr之和是否满足要求: 如满足,则初估厚度可以作为设计板厚。如不满足,则重拟定路面结构,重复第5步以下的计算,直到上述要求满足为止,设计厚度取整到cm。 四、 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设计强度是以弯拉强度作为设计控制指标的,在进行路面设计时,应取水泥混凝土15cm×15cm×55cm的小梁试件在三分点加载试验确定,并以其28d龄期的计算弯拉强度作为设计标准。 特殊的,当混凝土浇筑后90d内不开放交通时,可采用90d龄期的弯拉强度。其值一般可按28d龄期强度的1.1倍计。各交通等级要求的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中等 轻 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5.0 5.0 4.5 4.0 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6.0 6.0 5.5 5.0 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 在设计混凝土路面时,采用的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应以试验实测为准。(其试件尺寸和加载方式同弯拉强度试验,并采用挠度法,分四级加荷,以极限弯拉荷载之半时的割线模量为标准。) 如无实测条件,可参照各级交通等级要求的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按下表选用。 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与弹性模量表 RCC FRCC 31 29 RCC FRCC 33 31 RCC FRCC 35 33 弯拉弹性模量Ec(×103MPa) 4 4.5 5.0 设计弯拉强度 (MPa) 碾压混凝土 28 30 弯拉弹性模量Ec(×103MPa) 4.5 5.0 设计弯拉强度 (MPa) 普通混凝土 中等、轻 特重、重 交 通 等 级 RCC——碾压混凝土; FRCC——掺加粉煤灰的碾压混凝土 五 、荷载应力计算 在刚性路面设计中应反映轮载的动力作用对路面产生的附加影响,即行驶的动荷载与静荷载对路面板疲劳损耗的差别;又因刚性路面板对超重荷载的疲劳影响很敏感。 因此设计中要考虑汽车实际行驶中的超载、偏载以及路面结构工作条件不均匀等因素对路面板内荷载应力的影响。 对上述二种影响采用综合影响系数Kc来表示,其取值见下表: 综合影响系数Kc表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中等 轻 综合影响系数Kc 1.45 1.35 1.20 1.10 当量回弹模量Et(MPa) 120 100 80 60 应力折减系数Kr 考虑到接缝间的不同状态,使其传荷能力相应的不同,可用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Kr来表示。 当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型时,Kr可取0.87~0.92(刚性和半刚性基层取低值,柔性基层取高值); 纵缝为设拉杆的企口缝型时,Kr取用0.76~0.84; 自由边时, Kr取为1.0。 疲劳应力系数Kf 不同设计年限的累计疲劳作用不同,采用设计使用年限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Kf来表示。 该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kf——设计基准期内的荷载疲劳应力系数; Ne——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ν——与混合料性质有关的指数,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ν=0.057;碾压混凝土和贫混凝土,ν=0.065; 标准轴载PS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按下式确定: 式中: σpr——标准轴载Ps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MPa); σps——标准轴载PS在四边自由板的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MPa) ; kr ——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时,kr =0.87~0.92(刚性和半刚性基层取低值,柔性基层取高值);纵缝为不设拉杆的平缝或自由边时,kr =1.0;纵缝为设拉杆的企口缝时,kr=0.76~0.84; kf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 kc——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的综合影响系数。: r——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 ; h——混凝土板的厚度(m); Ec——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MPa); Et——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 。 公式 六、混凝土板内的最大温度梯度和温度应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面层板内产生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作出板的平面尺寸设计,布设各种接缝位置。 通常纵向缩缝间距可根据路面宽度和每个车道宽度而定,其最大间距不得大于4.5m。横向缩缝间距一般采用4~5m,最大不得超过6m。否则当板长超过上述范围时,因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