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课深研教改成效的提炼与撰写详解.ppt
微课深研:教改成效的提炼与表达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卿平海 讨论问题1 教学成果的特性 教学成果的特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1号《教学成果奖励条例》(1994.3.14) 教学成果: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 申奖条件:国内首创;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教学成果的特性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1997.10.10) 教学成果: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已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申奖条件: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省内首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先进性;取得显著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在全省产生一定影响。创造性推广应用教学成果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也可申奖。 教学成果的特性 四川省教委《四川省首届省级教学成果评选工作实施办法》(1996.11.26) 评奖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成果、课程计划及活动课成果、教育教学管理及整体改革成果、教师队伍建设成果;既包括课题项目成果,也包括教师个体经验的总结。 评奖标准(一等奖):在大面积或长时间的试验及方案发展中得到充分验证肯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践效果显著,有大的推广价值或很强的指导意义,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已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 教学成果的特性 成果结构: 理性认识 + 实践操作 教改取向: 观念更新 ↗ 行为改善↗ 观点新度 经验纯度 思想深刻 改进有效 思维辩证 问题解决 对比论证 典型案例 科技查新 活动有效 观念陈旧 行为无效 教学成果的特性 效果结构: 校内成效 + 校外影响 发展取向: 学生发展 借鉴运用 教师发展 学术交流 学校发展 媒体宣传 教学成果的研究报告 研究的原始冲动: 真实事件与教育追求的契合 研究的基本问题: 问题聚焦与核心价值的确立 研究的改革方案: 主张思路与创新行动的画卷 研究的主要成效: 生动效果与物化成果的共荣 讨论问题2 微课深研的深意 微课深研的深意 微课之微: 微 足 道 : 微血管、微笑,微生物、微量元素,微波、微电子,微雕、微调,微软、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新闻…… 大世界,微生活 微课深研的深意 微课之微: 微 有 道: 《说文》:“微者,隐行也。” 微小:微言大义,浓缩的才是精华。 微观:见微知著,管中窥豹有洞天。 微妙:妙不可言,细微之处见精神。 大气魄,微处事 微课深研的深意 微课1: 某老师当堂布置并批改作业 微课1:某老师当堂布置并批改作业 2013年4月26日晚上,昆明天气炎热干燥,一位初一学生写作业时流鼻血,孩子含泪蘸血写下“我不想做作业”。 微课深研的深意 微课之微: 非 常 道 : 微课涵大智:滴水映日,大智若愚; 微课显大勇:滴水穿石,改革创新; 微课显大爱:滴水之恩,博爱深情。 大教育,微课堂 讨论问题3 教改成果的提炼与撰写 理性认识成果的提炼与撰写 教改方案: 基本主张与思路 创新行动的画卷 理性认识成果的提炼与撰写 路径优化1 顶层设计 立体结构 理性认识成果的提炼与撰写 主要观点: 先进的理念 新颖的观点 微课4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面对吕叔湘先生指出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仍较严重存在的现实,针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我侧重从“学”的角度,提出了指导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的四字教学观:“得”、“快”、“法”、“趣”。 微课4 “得”,即由教师讲得多转到尽可能让学生学多点,学好点,得多点。千方百计使学生逐步做到“五个当堂清”:语文基础知识当堂掌握,语文基本能力当堂训练,语文的基础性作业当堂完成并评改,非智力因素当堂得到培养,当堂受到思想、审美等方面的教育。注意教学量的调控,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救,促使全体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学有所得,各有发展。 微课4 “快”,即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快节奏氛围,培养学生课堂快速学习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