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一章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第一章资料.ppt

工 程 热 力 学 毕明树 主编 绪论 0.1 本课程介绍 本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属于技术基础课; 工艺与装备之间的桥梁; 过程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生命科学等科学的共同基础与纽带; 促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的有力工具; 0.2热能及其利用 能源、能量、能源的利用、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热机、工质 能源:可以释放出能量的物质资源。 如化学燃料、风能、太阳能、核能、水能等。目前利用得最多的是化学燃料。 能量:表征物质运动(存在)状态的一个物理 量。(动能,位能,热量…) 能源的利用 除了风能、水能可以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外,其它能源品种往往需要转变为热能,除了少部分直接利用外,大部分通过热机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 举例? 天然气 石油 燃烧炉 煤 工业热装置 电热装置 核能 核反应堆 太阳能 热机 机械能 发电机 地热能 用户 用户 用户 热力学:研究能量(特别是热能)的性质及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规律的科学。 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热机: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功)的由装置和工质组成的装备。 如蒸汽机、内燃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 工质:热机工作中的载能物质,如空气、蒸汽、氟利昂、氨等。 ①工质必须有良好的膨胀性,以便于对外做功; ②工质必须有良好的流动性。 所以:工质一般是气体或容易汽化的液体。 热力学的单位:国际单位 0.3 主要研究内容: ① 热能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② 热能与其它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规律; ③ 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④ 能量传递与转换的规律; ⑤ 指导企业的节能降耗、降低产品成本、减小对 环境的影响等工作; 说明:在人类利用的能量形式中,80%以上是热量。 0.4 热力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宏观研究方法——用表征系统总体性质的物理量 描述系统的热力学特点; 微观研究方法——以构成系统的微观粒子的统计 学结果描述系统的热力学特点; 系统的观点; 抽象、概括、简化、理想化的处理方法; 演变的观点; 特别提醒:特别注意把握各种热力学概念的准确物理意义。 系统 边界特性 热力系统分类 例:教室、四教、四教水系统、四教电路系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等。 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 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 简单可压缩系统 系统及其子系统 系统可以视需要进一步划分为子系统。 热力系统其它分类方式 大系统 巨系统——如互联网系统、股票交易系统 简单系统——如工序、车间 复杂系统——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 简单大系统——如化工厂 复杂大系统——如人体系统 简单巨系统——如一定量气体 复杂巨系统——如互联网系统、股票交易系统 1.2 热力状态 1.2.1 热力状态及状态参数 热力状态:系统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态。 例如:教室内气体在某一瞬间的存在情况。状态随时 间的变化历程称为热力过程,即热 力过程是由热力状态构成的。 热力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的热力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如:压力、温度、比体积、内能、熵和焓等。 基本状态参数:压力 p、温度 T、比容 v (容易测量) 1、压力 p 物理中压强,单位: Pa , N/m2 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容器内壁上的撞击作用力的宏观统计结果。与分子密度、分子运动平均速度等因素有关。 注意事项: ① 压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② 压力的单位: 1 bar = 105 Pa 1 MPa = 106 Pa 1 atm = 760 mmHg = 1.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