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写作技巧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闻写作技巧解读.ppt

新闻写作技巧 内部培训资料 杨小勇 实习经历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长江日报 实习记者 2004/07---2004/09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楚天金报 实习记者 2005/04---2005/06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部长工作助理,网络编辑 2005/09---2006/07   工作经历 中山电视台 电视新闻部 记者 2006/07----2006/12 深圳腾讯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部(北京) 网络编辑 2007/03---2007/1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 辅导员2007/11---2009/07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文法学院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 2009/07---至今 老同志的建议 不要把前天的稿拿来今天发(时效性),不要把别人的稿拿来自己发(原创性),不要又长又臭,又说不出个原因(简洁),不要用了很多形容词显得你好像是当事人,不要主观介入太重,要把你不喜欢的人的意见也写进去(客观事实) 老同志的建议 不要为了哗众取宠,写下“干了100多天终于湿了”这样的标题(标题写作);不要没头没脑,什么鸡毛蒜皮都是新闻(重要性);不要不做功课就去采访结果忘了人家叫什么名字;不要问一些很肤浅的问题,别人答不出来你还好像别人水平低(做好功课);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没脑子啊;不要和政府唱太多反调,一位自己是愤青,懂得迂回战斗才是生存之道 (敏感性) 标题写作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文法妙匯关爱自闭儿童 妙匯活动提倡关爱自闭儿童 第二届三校模拟法庭落下帷幕,我校荣膺“最佳审判方” 模拟法庭显身手,三校联赛见真情——模拟法庭记实录 标题写作 “民心工程”缘何频让人伤心 精英飞行员犯低级错误 “阳奉阴违”的“禁查乙肝” 让整治的士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 谁给老板胆子威胁交警恐吓记者 谁来对民校大涨价说不 打造文明执法队伍?监督透明是关键 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如: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 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 如:杭州要花三年记录下西溪的点点滴滴(眉题)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正题)。2010年7月18日杭州日报第一版。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如:测测杭州森林的“含金量”(正题)   我市启动城市森林保健功能监测与评价项目(副题)。2010年7月20日杭州日报第二版。 单行标题 2、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三堡排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杭州拟建城市备用水源——闲林水库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标题示例 母亲的乳汁将被吸干榨尽(眉题) 黄河水荒令人堪忧(正题) 初次下海即尝到甜头(眉题) 广西水利招商引来大单(正题) 导语的写作 在文法学院,有一位教授,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充满智慧的,师生间也是平等的。他讲授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化概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学会了怎样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就是胡骄平教授。 才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情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一个独具魅力的老师,一个才华横溢的老师,带着海纳百川的情怀,演绎人生。他,就是文法学院的胡骄平教授。 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新闻导语写作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果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