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圈选择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零售商圈选择 第二节 商圈分析 一、商圈分析的意义 (1)商圈分析是科学的选择店址的前提 (2)商圈分析有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竞争策略 和营销组合策略 (3)商圈分析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4)商圈分析是企业制定市场开拓战略的依据 (5)商圈分析有利于经营者预测企业的经济效 益 购买力(1)商圈居民购物消费支出 某商圈有三个层次。核心商圈内的居民为3000户,购 物比例90%;次级商圈内的居民为5000户,购物比例为 50%;边缘商圈内的居民为7000户。该地区每户居民每月 购物平均花费2000元。那么,各商圈的居民总支出各是 多少元? 核心商圈居民为月支出:3000×2000×90%=540(万元) 次级商圈居民为月支出:5000×2000×50%=500(万元) 边缘商圈居民为月支出:7000×2000×20%=280(万元) 商圈居民月支出总额:540+500+280=1320万元/月 (2)估算新开商店的月营业额 据调查:新开店的市场占有率主要商圈为40%,在次 要商圈为15%,在边际商圈为5%,则: 主要商圈购买力180×40%=72(万元) 次要商圈购买力300×15%=45(万元) 边际商圈购买力420×5%=21(万元) 新开商店预计的销售额为72+45+21=138万元。 (3)预测两年后新开商店的营业额 如果一家新开商店预期在两年后,其市场占有率在该商圈中能 达到20%,且未来两年间市场的销售增长率为10%,那么该商店两 年后预期的销售额是多少? 根据上述计算商圈居民月支出总额:1320万元/月 那么,新开商店两年后销售潜力: 1320×12×(1+10%)×20%=3484.8万元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该商圈的购买力每月1320万元 了,新开商店两年后预计的销售额估计为3484.8万元。 三、商圈调查 1、实地调查 2、问卷调查 3、电话调查 4、收集二手数据 5、固定样本调查 四、商圈分析的方法 1、商圈模型与零售市场饱和系数(举例) 2、回归分析(略) 3、顾客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 4、个人直观判断法 相关推断法 对比类推法 5、集体经验判断法 6、德尔菲法(专家判断法) 选址策略 自主式选址策略 跟随竞争者选址策略 如麦当劳与肯德基 跟随业态互补选址策略 主要是“一条龙服务” 体育场边开运动服装店 搭车选址策略 相互关系密切的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案例五 两种具体的选址方法之二 2、多因素组合分析法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1)有3个区:№ 6、10、17 符合所有三个条件; (2) 有4个区 № 1、5、11、16符合两个条件; (3) 有5个区 № 8、9、14、15、18 只符合一个条件; (4) 有11个区 № 2、3、4、7、12、13、19、20、21、 22、23 没有一个条件符合。 * * * * * * 第一节 零售商圈及商圈分析意义 商圈 是指一个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地 理区域即来店购买商品的顾客所居住的地理范围,实质是一个零售商店经营活动的影响范围。 零售商店的销售活动 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相对稳定的商圈,一般是指以该店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 一、零售商圈概念 (一)商圈构成: 主要商圈:约包括55%~70%的顾客 次要商圈:约包括15%~25%的顾客 边际商圈:约包括5%的顾客 二、商圈构成 1、商业区 是零售商业聚集、交易频繁的地区。特点:商圈大、 店铺多、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热闹繁华。 2、住宅区 是住户聚集的地区。特点固定客户多、消费群体稳定 3、文教区 是指该区附近有大、中、小学校等。特点:学生居多 4、办公区 是指办公大楼林立、上班族聚集的地区。特点:商圈 较大、消费群体多为次要商圈人口。 5、混合区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的有机结合,如住商混合、 住教混合、商办混合、办住混合等。特点:具有多种 单一商圈形态的消费特色,消费者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三、商圈的形态 1、居住人口 该商圈地域的常住人口,是商圈的基本客流。 2、工作人口 不居住该商圈而工作在此商圈的人口,利用上下班就近购买。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