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6.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6.doc

22《五柳先生传》教案04 教学目标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 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字音】典型字 黔娄qiánlóu 嗜酒shì 辄醉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箪dān 汲汲jí 俦chóu 觞shāng 欤yū 晏如yàn 多音字 箪 箪食 娄 黔娄 汲 汲取 觞 衔觞 掸 掸子 屡 屡次 吸 呼吸 触 触觉 惮 不惮 篓 竹篓 圾 垃圾 觥 觥筹交错 殚 殚精竭虑 【词义】 重点词 如:①晏如也 ……的样子 ②亲旧知其如此 像 得:①家贫不能常得 得到 ②忘怀得失 好处,利 名词 志:①颇示己志 志趣 名词 ②处处志之 做标记 动词 以:① 因以为号焉 用 介词 ②以此自终 来 介词 ③以此自终 依照、靠 词类活用 以乐其志 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或吧……作为乐趣 文言虚词 无怀氏之民欤 的,助词 不求甚解 很,副词 箪瓢屡空 常常,副词 曾不吝情去留 竟,乃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否定词连用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 省略主语 (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因以为号焉 省略宾语之 因以(之)为号焉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为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判断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也”表判断。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 古今异义 五柳先生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生活: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表现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志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