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炼钢第一讲概述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炼钢第一讲概述详解.ppt

* 1965年加拿大液化气公司研制成双层管氧气喷 嘴,1967年西德马克西米利安钢铁公司引进此 技术并成功开发了底吹氧转炉炼钢法, * 1978-1979年成功开发了转炉顶底复合 吹炼工艺,即从转炉上方供给氧气( 顶吹氧),从转炉底部供给惰性气体 或氧气。 * LD- Q- BOP * * 我国首先在1972- 1973年在沈阳第一炼 钢厂成功开发了全氧 侧吹转炉炼钢工艺。 并在唐钢等企业推广 应用。 * 1899年出现了完全依靠废钢为原料的电弧炉炼钢法(EAF),解决了充分利用废钢炼钢的问题,此炼钢法自问世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是当前主要的炼钢法之一,由电炉冶炼的钢目前占世界总的钢的产量的30-40%。 * 经济起飞 和加速阶段 稳定发 展阶段 成熟发 展阶段 人均钢消费量近似直线增长 人均钢消费量 增长速度开始 逐渐减慢 增长速度继续减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1 远古至13世纪末,称作海绵铁。 2 13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得到熔融状态的生铁。 3 19世纪中期至今天,以生铁为原料,在高温下精炼成钢。 海绵铁 液态生铁 钢铁分为 二步冶炼法 * 炼钢的发展过程 I 现代钢铁生 产工业流程 II 中国钢铁工业发 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III 概论 * 现代钢铁生产工艺--长流程 原料 液态 铁水 钢材 高炉冶炼 转炉吹炼 钢水 连铸 轧制 铁水预 处理 * * * 炼钢的发展过程 I 现代钢铁生 产工业流程 II 中国钢铁工业发 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III 概论 * 近几年中国年产钢量 钢产量达到3.5亿t 2002 2003 钢产量首次突破2亿t,达到2.234亿t 2004 钢产量达到2.74亿t 2005 年产钢量为1.82亿t 2003 2006 粗钢产量达到4.188亿t * 我国很早就掌握了炼铁的冶炼技术,东汉时就 出现了冶炼和锻造技术,南北朝时期就掌握了 灌钢法,曾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旧 中国钢铁工业非常落后,产量很低,从1890年 建设的汉阳钢铁厂至1948年的半个世纪中,钢 产量累计到200万吨,1949年只有15.8万吨。 *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钢铁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钢产量达到3712万吨,1990年达到6500万吨,1996年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5年产量达到3.4亿吨,占世界产量的1/3。 我国粗钢产量的变化情况 *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 重在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 提高质量 重在提高产业集中度 重在降低消耗 三个重在 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的根本转变 三个重在,一个根本转变 * 钢铁工业发展的高效化、连续化、自动化。 节约资源、能源、降低制造成本,以增加钢铁生产在市场经济中的竟争力。 发展高新技术所需的新材料。 连铸技术特别是高效连铸及终形连铸。 21世纪是智能和信息的时代,钢铁企业将实现计算机集成系统管理及流程的人工智能控制 * Thank You! * 炼钢第一讲:概论 * 炼钢实景图 炼钢的发展过程 I 现代钢铁生 产工业流程 II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 状况及发展趋势 III 概论 * 概论 坩埚法 贝塞麦法 马丁炉法 托马斯法。 LD法 底吹氧转炉炼钢法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法 全氧侧吹转炉炼钢法 1740 1856 1865 1878 1952 1967 1978 1972 * 炼钢的发展过程 * 最早出现的 炼钢方法是 1740年出现 的坩埚法 炼钢方法 炼钢的发展过程 它是将生铁和废铁装入由石墨和粘土制成的坩埚内, 用火焰加热熔化炉料,之后将熔化的炉料浇成钢锭。 此法几乎无杂质元素的氧化反应。 定义: 坩埚法 坩埚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 C+FeO=CO↑+Fe 反应原理: 可除去钢中氧;夹杂物也能从液态钢中上浮去除,所以优于 当时的各种金属材料。 成本高,产量低。 坩埚法 优点: 缺点: * 1856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发明了酸性 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也称为贝塞麦法。 贝塞麦 炼钢法 主要内容 1 历史背景 2 原理与工艺流程 3 技术与设备 4 炼钢方法比较 * 贝塞麦 炼钢法 历史背景 贝塞麦: 19世纪英国科学家,先后完成了玻璃制造和镀银及包装、铁路机车和机厢以及蔗糖制造和提纯等方面的系列发明。 * 贝塞麦 炼钢法 历史背景 他最大的成就是发明了转炉炼钢,又称为贝塞麦炼钢法(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并因此于1856年取得专利。1860年,贝塞麦的可动式(可倾斜式)转炉在舍费尔德他自己的炼钢厂里首次投入运行,并获得了专利权。 * 贝塞麦 炼钢法 历史背景 1855年英国人贝塞麦试验成功将空气吹入铁水以炼成液态钢的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