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四节 补阴药 补阴药概述 【含义】以滋养阴液,纠正阴虚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药性特点】 性味以甘寒为主,部分有苦味或咸味。 补肺胃之阴者,主归肺胃经; 滋肝肾之阴者,主归肝肾经; 少数药能养心阴,可归心经。 【功效】补阴,多兼润燥或清热之效 具体包括补肺阴、补胃(脾)阴、补肝阴、补肾阴、补心阴等。 【适应证】阴虚证 肺阴虚 胃(脾)阴虚 肝阴虚 肾阴虚 心阴虚证 【配伍应用】 用于不同脏腑的阴虚证,应针对各种阴虚证的不同见症,随证配伍,标本兼顾。 治疗热邪伤阴或阴虚内热证,常配清热药,以利阴液的固护或阴虚内热的消除。 兼血虚或气虚者,配补血药或补气药。 在补阴药中适当辅以补阳药,使阴有所化,并可借阳药之通运,制阴药之凝滞。 【使用注意】 本类药大多有一定滋腻性,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慎重。 【补阴药教学内容】 掌握:北沙参、麦门冬、龟甲、鳖甲 熟悉: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 枸杞子 了解:南沙参、黄精、墨旱莲、女贞子 【应用】 1.肺阴虚证。甘润而偏于苦寒,补肺阴,兼清肺热,适于阴虚肺燥有热之证。 2.胃阴虚证。补胃阴,兼清胃热。 【用法用量】 煎服,4.5~9g。 【使用注意】 《本草从新》谓北沙参“反藜芦”; 《药典》(2005年版)亦认为北沙参“不宜与藜芦同用”,应加以注意。 南沙参《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根。 【产地】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药性】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 清胃生津 补气 化痰 【应用】 1.肺阴虚证。甘润微寒,补肺阴、润肺燥,兼清肺热。其润肺清肺之力略逊于北沙参,但兼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2.胃阴虚证。养胃阴,生津止渴,并清胃热,兼能补益脾气,对热病后期,气阴两虚,余热未清,不受温补者,尤为适宜。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 反藜芦。 鉴别用药 北沙参、南沙参功用鉴别 同:北沙参与南沙参功用相似,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或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为主要功效。 异: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稍强,肺胃阴虚有热之证较为多用。南沙参尚兼益气及祛痰作用,较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者。 【应用】 1.阴虚燥咳,劳嗽咳血。本品微寒,作用平和,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兼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 2.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本品能养阴清心,宁心安神。 此外,本品还能养胃阴、清胃热,可用治胃阴虚有热之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蜜炙可增加润肺作用。 【应用】 1.胃阴虚证。味甘柔润,性偏苦寒,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清胃热,广泛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证。 2.肺阴虚证。养肺阴,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证。 3.心阴虚证。养心阴,清心热,略具除烦安神作用,可用于心阴虚有热之证。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苦寒之性较强,养肺阴,清肺热,宜阴虚肺燥有热之证。 2.肾阴虚证。本品滋肾阴,降虚火,宜肾阴亏虚及阴虚火旺之证。 3.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本品还有一定益胃生津作用,兼能清胃热,可用于热伤胃津之证。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本品甘寒滋腻之性较强,脾虚泄泻、痰湿内盛者忌用。 鉴别用药 天冬、麦冬功用鉴别 同:天冬与麦冬,既能滋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又可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对于热病伤津之肠燥便秘,还可增液润肠以通便。二药性能功用相似,相须为用。 异:天冬苦寒之性较甚,清火与润燥之力强于麦冬,且入肾滋阴,还宜于肾阴不足,虚火亢旺之证。麦冬微寒,清火与滋润之力虽稍弱,但滋腻性亦较小,且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又宜于心阴不足及心热亢旺之证。 【应用】 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 2.肾阴虚证。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鲜用,15~30g。 【应用】 1.肺阴虚证。甘润微寒,养肺阴,略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证;且滋阴而不碍邪,善治阴虚外感。 2.胃阴虚证。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 此外还能养心阴,略能清心热,用于热伤心阴之烦热多汗、惊悸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黄 精《名医别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黄精、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根茎。 【产地】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滇黄精主产于云南、贵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