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判断意识与呼吸 用双手轻拍病人的肩膀,然后大声呼喊他。通过这两种方法后病人仍没反应,说明病人意识已经丧失了。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 判断意识 2.呼喊求救 如果病人需要急救应打急救电话! 打急救电话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请来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抢救;二是120抢救除了可以带来专业的医务人员之外还可以带来先进的设备,包括除颤仪,除颤仪在抢救中非常关键。心搏骤停的病人往往会发生室颤,而应对室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电除颤。同时要呼喊周围的人前来帮助。 3.调整体位 把病人摆放成仰卧位。 抢救体位 仰卧位 地面或床板 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平直无扭曲 4.胸外按压 医务人员在10秒钟之内做出是否有脉搏的判断。有就是有,如果这时犹豫不定,就以没有脉搏作为判断标准。 对一般非专业医务人员不要求检查脉搏 。 触摸颈动脉 判断脉搏(颈动脉) 喉结旁移2~3cm 力适中、时间<10Sec 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CPR的顺序是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C(Compression)指胸外按压,按压的部位在胸骨的下半段,频率是至少100次/分钟,按压的深度是至少5公分,按压30次。 按压部位 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快速测定 肋弓向中间滑移 二指上方 胸骨下切迹 掌握重叠 按压姿势 按压姿势 双臂绷直 双肩垂直 髋关节为支点 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min 按压深度 至少5cm 按压与人工呼吸 30:2 医务人员每 2 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5.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是A(Airway)。开放气道时要注意观察口腔里有没有分泌物和异物,有异物要及时清理。 仰头举颏法 医务人员怀疑有外伤:推举下颌法 取消 “看、 听和感觉呼吸” 已取消在开放气道后“看、听和感觉呼吸”以评估呼吸的环节。 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 6.人工呼吸 在院外,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平静状态下给病人吹气,吹到胸廓抬起,连吹两口气之后立即再进行按压。 按压通气比为30:2,即每按压30次通气2次 。 如果是2个人,则一人负责按压一人负责通气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呼吸道畅通 捏闭鼻翼下端 包住口、吹气 胸廓抬起(避免过度通气)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气囊-面罩通气) 器械 呼吸囊 呼吸活瓣 面罩 储气袋 衔接管等 方法 仰卧位 清除口腔异物 急救者位于病人头部后方,将头部向后仰,托住下骸打开气道 将面罩罩住口鼻,以拇指和食指紧紧握住,其手指则紧握下骸(C-E手法) 每 6 至 8 秒钟 1 次呼吸(每分钟 8 至 10 次呼吸)。 大约每次呼吸 1 秒时间 明显的胸廓隆起 紧急心脏电复律(电除颤) 电复律是用高能脉冲电流短时间通过心脏(经胸壁或直接与心脏接触),使大部分(75%)心肌组织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心脏各处的异位兴奋灶和阻断折返激动,从而使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点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 高能脉冲电流波形既往多采用顶端呈椭圆形的单相衰减正弦波(MDSW),即单向波形电除颤 近年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双相截断指数波(BTEW)即双相波形电除颤较MOSW的除颤阈值低、所用能量小、复律除颤成功率高、对心肌的损伤也较小。 所谓双相波形电除颤,即一次充电、两次放电除颤。所用能量仅150J。 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适应证: 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尖端扭转型室速持续发作 电除颤步骤 CPR ⑧ 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放电—电击 ① 病人仰平卧位 ② 开启除颤器 ③ 电极板涂导电胶 ④ 选择能量150 200 J(单向为360J) ⑤ 两电极板安放在胸部轻压贴紧 ⑥ 除颤器充电 ⑦ 确定无人员与病人直/间接接触 仅作一次除颤,随后立即继续作CPR(从胸外按压 开始),替代以往的连续3次除颤。 研究表明,与3次电击方案相比,单次电击除颤方案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如果 1 次电击不能消除心室颤动,再进行一次电击的递增优势很小,与马上再进行一次电击相比,恢复心肺复苏更有价值。 心脏复苏药物 主要五个药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阿托品 胺碘酮 利多卡因 抢救复苏药物 给药途径:IV/IO(静脉或骨髓内途径)给药仍为首选。 应用时机:复苏药物应在脉搏检查后、除颤器充电时或除颤后尽早给予,给药时不应中断CPR。 一、肾上腺素 1.适应证 ? 任何类型的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 ? 极端低血压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