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历史第一轮强化训练题1.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中考历史第一轮强化训练题1.doc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2012·赤峰中考)联军主帅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其所说之事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2·毕节学业考)近代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鸦片战争后,最先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日本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英国、法国 4.(2012·牡丹江学业考)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60年代,英、俄支持阿古柏建立浩罕国分裂新疆。我国哪位民族英雄临危受命收复了新疆 ( ) A.张之洞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宗棠 5.(2009·安顺中考)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再现邓世昌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应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一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母亲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B.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C.日本的殖民统治 D.法国的殖民统治 7.(2009·贵阳中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8.“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 ) A.1840年 B.1856年 C.1900年 D.1931年 9.革命党人秋瑾(1877-1907)曾作《宝刀歌》:“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诗中“把我江山又赠送”指的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10.右图提及的“福州船政”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1.(2009·黔东南中考)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 12.19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13.(2012·张家港模拟)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1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