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使用手机危害及对策.doc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及对策 转)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作为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老师在课堂上听见学生的手机声已经不是新鲜事.笔者所教的班级共56人,在2002年新生入校时只有两个学生有手机,到2003年增加10人,到2004年有手机的同学已经达23人.这与发达地区学生使用手机情况 广州,北京等地学生拥有手机已经超过了76%,重点中学超过90%. 相比比例相对较小,但发展速度已经相当快了.那么, 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调查统计:与家联系占38.55%,发短信占52.17%,玩游戏19.13%,上网8.99%,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观注.
一,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危害
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2004年6月我校期末考试发现个别学生用手机作弊;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
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
继网络之后,近两年在中学生中又出现一个新宠――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已有媒体惊呼谁来杀短信黄毒,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 智商 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
3.扰乱课堂纪律
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已不偶然.
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
5,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辩别,再加上使用不当 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 ,手机爆炸伤人的事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反抗能力较小,专抢学生的手机.2005年4月22日下午,湘潭县一中高二学生朱磊在校园内行走时,被突如其来的雷电击中后当场身亡.事后,经法医鉴定,雷击竟然是由朱磊随身携带的小灵通引来的.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 《中国经济时报》2004/07/29 6,手机费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具有关统计表明,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每年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15∕T 3765—2024 草地碳汇监测与核算技术规程.pdf VIP
- 施工员(市政)模拟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化疗后骨髓抑制护理课件.pptx VIP
- 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法规考核试题300道带答案与解析!绝对验证过的!.pdf VIP
- 挫折与心理防御.ppt VIP
-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全国高中化学说课一等奖.docx VIP
-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12篇.doc VIP
-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培训PPT课件 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培训 消防控制室操作员培训材料.pptx VIP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报告.pptx VIP
- 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研究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