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讲解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 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 信息披露制度源于英国和美国。 英国是信息公开主义哲学的发源地。 1720年,因南海事件而制定和颁布的《泡沫法案》,确定了信息披露制度的雏形。 1844年,《公司法》中关于“招股说明书”首次确立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原则。 美国是最早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的国家。 1911年,得克萨斯州的《蓝天法》,明确了信息披露的要求。 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的含义 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并进而做出有效投资决策的制度。既包括发行前的披露,也包括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 信息披露制度的特征 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有关市场主体按照规定的要求披露信息是一项法定义务,强制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区别于非上市公司的一个最主要特点。 《证券法》第三章第三节“持续信息公开” 要求: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责任人: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违规责任的承担: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其他责任人员;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可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但仍需遵循相关规则 信息披露制度的特征 信息披露的公开性。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开原则的具体要求和反映。充分、及时而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有效防止证券市场的欺诈、不公平现象,有利于约束证券发行人的行为,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 公告招股说明书、公司债权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 在法定期限内披露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 及时公告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电灯是最好的警察 强制性信息披露内容 披露内容: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框架包括以下层次: 交易所信息披露监管规则体系 ○业务规则 上市规则 、交易规则 《上市协议》 董监高《声明与承诺书》 ○ 业务指引、办法、细则 规范运作指引 保荐工作指引(拟定中) 信息披露格式指引1-39号 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 创业板公开谴责标准 上市委员会工作细则 纪律处分程序细则等 股票上市规则 《股票上市规则》是交易所三大核心业务规则之一,规范在交易所市场上市的股票及其衍生品种的上市行为,规范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等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为,规范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从事与信息披露相关工作的行为等。 《股票上市规则》是自律性规则 《上市协议》 《声明与承诺书》 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架构 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09年7月1日施行) 架构:共19章、4个附件 信息披露原则性要求 信息披露总的原则和一般规定(第2章) 临时报告的一般规定(第7章) 对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及董事会秘书的管理(第3章) 保荐机构(第4章) 股票和可转债上市条件及程序(第5章) 定期报告披露要求(第6章) 临时公告具体披露要求(第8-11章) 停、复牌规定(第12章) 风险警示处理、暂停、恢复、终止上市情形及处理程序(第13-14章) 申请复核的机构、程序及相关要求(第15章) 境内外上市事务的协调(第16章) 监管措施及违规处分(第17章) 附:董监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及承诺书》 一、监管范畴和监管依据 上市规则第1.3条 申请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在创业板上市,应当经深交所审核同意,并在上市前与深交所签订上市协议。《上市协议》是深交所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 上市规则第1.4条 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等自然人、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以及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规则和本所发布的细则、指引、通知、办法、备忘录等相关规定(以下简称“本所其他相关规定”)。 上市规则第1.5条 本所依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规则、本所其他相关规定和中国证监会的授权,对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等自然人、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以及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等进行监管。 一、监管范畴和监管依据(续) 监管对象 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等自然人、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 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 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破产管理人和管理人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4互联网应用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教学课件)-第1册信息科技同步教学(河北大学版2024新教材).pptx VIP
- 9.单位会计核算机制凭证(单位操作手册).pdf VIP
- 洗护用品采购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单位会计核算操作手册(2023).docx VIP
- 幼儿园大班课程主题活动.pdf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_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操作手册.docx VIP
-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第三版.pdf VIP
- 8.政府采购操作手册(初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