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集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2014/12/21
第一集 父亲
旁白: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他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在这里诞生,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亲密交往。
费赫莉(费正清费慰梅的女儿):“我带你们看看我父亲的书房,在我父母留下的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梁思成夫妇的信,有些是Phyllis林徽因写的,有些是梁思成写的。这本剪贴本非常可爱,他们自己称它为“豪华版本”,手工打印制作的,文字是我妈妈写的,照片拍摄者是梁思成,我父亲也拍了一些照片。这是我在父母哈佛大学那个家中的储藏室发现的,一件很特别的东西,我一直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看,这是一个奇特的发现。显然,这是林徽因在1935年我父母离开中国的时候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里面全是这些衣物,直到今天质地都还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些漂亮的袍子,我一会儿给你们看。很漂亮吧,箱子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发现,有一张我妈妈和林徽因的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们刚刚认识的时候。”
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5年:“最最亲爱的慰梅,寄给你这只红色的皮箱,这个红色美人看上去是不是可爱至极,她在我们林家已经六十八年了,现在她要漂洋过海去到你的身边,度过她以后的日子,直到有朝一日成为一件古董。”
旁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两对年轻人在北平偶遇,从此,持续不断的通信交往开始了。
林徽因给费慰正清夫妇的信1936年:“最最亲爱的正清和慰梅(脸都红了),我刚刚收到了好棒的一堆信,但是我最最亲爱的傻瓜朋友,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让信通过“西伯利亚”邮路,你们知不知道这三封信,每封都走了五十天??!!!”
旁白:眼前的这些收藏、照片、泛黄的信笺、跳动的笔迹,所有这一切像是在迫切讲述不久之前发生的一个个故事:
“当我在给你们写信索要图书时……”
“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我们不知从何说起……”
“亲爱的徽因,这已经不是那封我从去年开始就打算给你写的信……”
“我最最亲爱的徽因、思成:徽因我亲爱的……”
旁白:这些跨越中美两国、持续了十多年的通信,在1948年的12月北平解放前夕突然结束:
林徽因给费正清夫妇的信1948年:“或许和美国间只有一到两个月的自由通信时间了……”
旁白:此后,中美两国间二十多年的封冻,让这两对曾经亲密交往的朋友音信隔绝。1972年,费正清夫妇再次来到中国,然而,信件的主人,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梁思成、林徽因已经离开人世,曾经熟悉的北京城变得陌生。费正清的妻子费慰梅在七十岁时,开始遍访故地旧友,撰写梁林夫妇的传记,历时十年。
费慰梅的回忆:“思成和徽因皆出自名门,有声名显赫的父亲……”
1911年,结束了长达十三年的流亡生活,梁启超返回中国。那是一个风气大开、社会急速转型的年代。梁启超、林长民,两位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士子,在走向世界,拥抱西学后,以自己的见识和眼光,试图建设一个全新的xianzheng国家。同时,还期望培养中西合璧的全新的儿女。
1915年,十四岁的梁思成进入了清华学堂,和梁思成同届的同学,有闻一多、梁实秋、黄自、孙立人。在清华学堂的1923届学生毕业册里,我们看到了当年在校异常活跃的梁思成,他是清华管乐队队长兼第一小号手、清华合唱团第二男低音,具有出色的美术天赋的梁思成,是清华美术社的编辑,也是这本23届毕业同学册的美术设计和插图作者。在毕业同学册上,梁思成被称作是“一位具有zhengzhi头脑的艺术家”,满腹经纶但从不缺乏浪漫体验。
梁思成进入清华学堂的第二年,十二岁的林徽因进入北平培华女中,一所由英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当年大宅门里的小姐妹们,出落成了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
就在培华中学和清华学校回荡着欢声笑语的时候,发生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为了维护gonghe,梁启超两次挺身而出。梁思成、林徽因的中学时光,正是父辈们沉浮于狂涛骇浪之时。1919年5月4日,一场震惊中外的学生运动爆发,而事件的直接促发者正是这两位父亲——梁启超和林长民。
上一年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梁启超出游欧洲,活跃在巴黎和会召开的外交圈中,力争将战败的德国在山东所占的权益归还中国。梁启超没有想到,日本和段祺瑞政府已签订了密约,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