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docVIP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 摘要:多年以来国产的数控转台都有着刚性不足,在旋转过程中承载能力差的弱点。主要是因为传动链的最后一环的蜗杆蜗轮机构品质低劣,与国际上高品质的蜗杆蜗轮副相去甚远。本文以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作为传动的最后一环,它的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从而在输出相同扭矩和传动比的情况下体积小,同时通过大的传动比来提高数控转台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通过此设计我们发现数控转台所能承载的扭矩大大提高。 关键词: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廓面方程,传动效率, The design of Super-toroidal drive NC rotary table Abstract:Over the years, the NC rotary table has insufficient rigidity of the bearing during rotation of the weakness of poor. Mainly because the transmission chain of the last part of the worm gear institutions of inferior quality, and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 vice far cry from the Worm..In this paper, super-toroidal drive as part of the final drive, and its transmission ratio,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ompact structure. Thus the output torque and gear ratio the same case of small size, while driving through the large NC rotary table than to increase the stiffness and load capacity. With this design we found that the NC rotary table bearing torque can be greatly increased. Key words:Super-toroidal drive;Profile equation;Transmission efficiency;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 引言 2 1.1概述 2 1.2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发展概况 2 1.3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3 第二章 减速器的方案设计 4 2.1三级齿轮传动 4 2.2蜗杆传动 4 2.3行星齿轮传动 4 2.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 5 2.5 电动机的选择 5 第三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分析与计算 9 3.1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计算 9 3.2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各计算圆直径的确定 9 3.3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中各传动轮齿数与喉径螺旋升角的确定 10 3.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行星个数的确定 11 3.5与设计相关的技术参数 13 第四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传动效率的研究计算 15 4.1概述 15 4.2啮合效率 15 4.3 摩擦系数的计算 16 第五章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研究 19 5.1坐标系的建立 19 5.2坐标变换 20 5.21 滚动体与行星蜗轮 20 5.22行星蜗轮与中心蜗杆啮合 20 5.23行星蜗轮与内超环面齿轮啮合 21 5.3啮合方程 22 5.31行星蜗轮齿面方程 22 5.32啮合方程 22 5.33 行星蜗轮齿面Σ(2)(母面)上的瞬时接触线方程 24 5.34中心蜗杆齿面Σ(1)和内超环面齿轮齿面Σ(3)方程 25 5.4 中心蜗杆和内超环面齿轮的螺旋线方程 25 第六章 滚动轴承寿命的校核 27 6.1基本概念 27 6.2寿命的计算方法 27 6.21轴向力的计算 28 6.3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力的分析 28 6.31输入与输出的力矩关系 29 6.32行星蜗轮与中心蜗杆里的关系 29 6.33行星蜗轮与内超环面齿轮之间的力的关系 30 6.4角接触轴承的寿命计算: 31 6.5圆柱滚子轴承寿命的计算 32 6.6轴及其滚子的校核 32 6.61中心蜗杆刚度条件 32 6.62中心蜗杆轴许用应力条件 32 6.63滚动体的接触强度条件 33 结论与展望 34 参考文献: 35 致谢: 36 附录一:英文翻译 37 附录二: 英文翻译原文 47 第一章 引言 1.1概述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加工中心的需求也在增加,特别是四轴、五轴联动的加工中心。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部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