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武汉科技学院
二00八年三月
目 录
实验一 直流电路实验 2
实验二 正弦交流电路的串联谐振 4
实验三 功率因数的提高 6
实验四 三相电路实验 8
实验五 微分积分电路实验 11
实验六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旋转控制 12
实验七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3
实验八 单相桥式整流和稳压电路 15
实验九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17
实验十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19
实验十一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21
实验十二 组合逻辑电路 23
实验十三 移位寄存器 25
实验十四 十进制计数器 28
实验一 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3.等效电源参数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有两条即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换句话来说就是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0。
电压定律: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的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U=0。
2.叠加原理:n个电源在某线性电路共同作用时,它们在电路中任一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在任意两点间所产生的电压降等于这些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部分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降的代数和。
三、仪器设备及选用组件箱:
1.直流稳压电源 GDS----02 GDS----03
2.常规负载 GDS----06
3.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 GDS----10
四、实验步骤: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按图1—1接线,(US1、US2分别由GDS---02,GDS---03提供)调节USI=3V,US2=10V,然后分别用电流表测取表1—1中各待测参数,并填入表格中。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⑴ 将US2从上述电路中退出,并用导线将c、d间短接,接入US1,仍保持3V,测得各项电流,电压,把所测数据填入表1—2中;
⑵ 关断US1,并退出电路,用导线将a、f短接,拆除cd间短接线并将US2重新接入原电路,使US2保持10V,测得各项电流、电压,填入表1—2中。
图1-1
表1--1
Iab Icb Ieb Uab Ube Uef Ufa ∑I ∑U
表1--2
读 数 计 算 I(ab I(cb I(eb U(ab I(ab I(cb I(eb U(ab Iab Icb Ieb Uab 3.测定等效电源的参数
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将图1—2方框中的元件组合视为一个等效电源,其等效电动势EO 和电阻 RO可按下面方法确定:
⑴ 测等效电动势EO
将图1—2中的 US2从电路中退出,让cd间开路,US1调至3V,测cd的开路电压,这就是等效电动势EO,填入表1—3中。
⑵ 测等效内阻RO
将US1退出,用导线将af短接,将US2接入并调至10V,测取Ibc填入表1—3中,此时RO=US2/Ibc。
图1-2
表1—3
EO Ibc RO=US2/Ibc
五、分析与讨论:
实验结果是否完全符合基尔霍夫定理和叠加与原理?若有误差试说明原因?
还有什么方法能测量等效电源的内阻?
实验二 正弦交流电路的串联谐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L、C元件的频率与阻抗的关系;
2.加深理解R、L、C元件端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关系;
3.熟悉低频信号发生器及常用电子仪器。
二、仪器设备及选用组建箱:
1.信号发生器 GDS----04
2.常规负载 GDS----09 GDS----06
3.可变电阻
4.示波器
5.晶体管毫伏表
三、实验步骤:
观察R、L、C各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
⑴ 将GDS----06的采样电阻1KΩ、56Ω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和双踪示波器的YA、YB相连组成电路。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为1V,频率为200Hz,绘出电阻两端的电压波形图。
⑵ 将电感元件置换成1KΩ电阻后,仍保持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为2V,频率为200Hz,绘出电感元件的电压波形图。
⑶ 将一个2微法或2.5微法电容置换电感元件L,重复上述步骤。
观察串联谐振
将R、L、C三元件组成串联电路如图2—1所示,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为1V,
逐步改变频率(电压保持不变),将对应的频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21课《给植物分类》课件3.ppt VIP
- 成都宽窄巷子案例分析报告.ppt VIP
- 早期生产遏制(GP12)管理办法.docx VIP
- IPD管理流程-系统需求说明书模板.doc VIP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pdf VIP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第1部分:总体要求(JT/T1375.1-2022).docx VIP
- 快递关税风波下的贸易思考——2025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4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1).docx
- 2023-2024年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参考答案.docx VIP
- 《家乡的风俗》ppt 课件.pptx
- 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