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溶剂选择性三角形——P44 图4-2 溶剂选择性三角形中的溶剂分组 ——P44 表4-5 尽管溶剂种类很多,但可以归纳为有限的几个 选择性组。在同一选择性组中的各种溶剂,具有非 常接近的三个选择性参数,因此在分离过程中具有 类似的选择性,若要通过选择溶剂改善分离,就要 选择不同组的溶剂。 4. 分离过程中以罗氏极性参数为依据的溶剂选择方法: 首先,根据相似相溶规律,选择与溶质极性尽可能 相等的溶剂。 其次,在保持溶剂极性不变前提下,更换溶剂种类, 调整溶剂选择性,使分离选择性达到最佳。 5. 混合溶剂体系——可获得任意极性的溶剂体系 混合溶剂选择步骤: 选择一种非极性和一种极性溶剂,二者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一系列不同极性的混合溶剂; 研究目标溶质在上述系列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从其最大溶解度所对应的混合溶剂的p‘值可知溶质的近似p’值。 从溶剂选择性三角形中的不同组中选择新的极性溶剂替换(1)中的极性溶剂,并通过此极性溶剂的比例维持混合溶剂最佳p值不变,最终必定能找到一种溶解性和选择性都合适的溶剂。 4.3 疏水相互作用 溶解——溶剂分子间、溶质分子间,溶质与溶剂分子 间均有相互作用。 亲水性——极性物质易溶于水 疏水性——非极性物质很难溶解(均匀分散)在水中 非极性分子表现出的疏水效应与非极性分子本身关 系不大,而主要取于溶剂(水)的性质。疏水相互作 用与范德华力的距离接近,但疏水相互作用的强度要 比范德华力大1-2个数量级,相互作用的距离可以延伸 到10nm。 疏水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过程相当复杂,主要 源自熵效应,该熵效应又与水具有形成氢键的强烈 趋势有关。在水中存在非极性分子时,水的氢键网 络会发生重排,为保持氢键的数目,水分子会在非 极性溶质表面有序地形成笼状排列,这样有利于形 成更多的氢键,而与非极性分子的类型和大小无关。 典型实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非水溶剂中也有溶质聚集现象,溶质在溶剂中 产生的聚集现象称为疏溶剂作用。 3. 富集倍数 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示意 固相萃取 液相萃取 §1.6 分离技术的展望 一、色谱技术已成为最有效和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技术 二、不同分离技术相互渗透形成新的分离方法 三、其他学科对分离技术的促进 四、分离富集技术的自动化 五、在线分离技术大有可为 思考题:P10 3#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分离与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关注生产实践 各种分离方法与技术相关专著的延伸阅读 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整理、思考、归纳 最新发展动态的及时跟踪,不间断学习 §1.7学习方法与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 平时 20%(作业、考勤) 专题 30% 期末 50% 小专题展示汇报要求 专题主体为具体的分离技术介绍及应用展示 专题展示要求在讲清楚相关分离方法或技术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必须有相应的应用实例辅助说明(≥2个),实例必须注明具体文献出处 2-3人一组,自由组合,相互协作,一人主讲,其他同学可作必要补充 小专题自选,或由老师指定,准备时间一周左右,汇报时间控制在10-15 min 汇报PPT与个人材料须发给老师并做分工说明 第四章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溶剂特性 4.1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2 物质的溶解与溶剂极性 4.3 疏水相互作用 4.1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静电相互作用 范德华力 永久偶极相互作用力 诱导偶极相互作用力 色散力 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1.定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介于物理相互作用与 化学相互作用之间的一种作用力,是联系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桥梁。 2.分类: 氢键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物理 化学 分子间 大小(kJ/mol) 0-15 200-400 几到几十 方向性与饱和性 无 有 有或无 3. 大小——通常用势能或分子间力表征.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排斥能-正值 吸引能-负值 A、B为常数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函数关系见P36图4-1. 两分子相距无限远时,其间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 当对体系做功使两个分子相互接近到某一距离r 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与两分子的结构及两分 子对称中心间的距离有关: 4.1.1 静电相互作用 库仑定律: 静电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属长程力。 分子间距离 小于 平衡距离 等于 平衡距离 大于 平衡距离 大于10倍 平衡距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新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我们好好玩--8-安全地玩》公开课ppt课件.pptx VIP
- 辽师大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C1-C5精品课件.pptx VIP
- 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集体学习心得体会.pdf VIP
-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doc
- 简历模板表格下载word格式个人简历模板表格下载.docx VIP
- 辽师大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B1-B5精品课件.pptx VIP
- 基本乐理教案_精品.doc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文课件.ppt VIP
- 菜肴的装饰.ppt
文档评论(0)